一种乳白色离型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75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白色离型膜,包括保护膜层及与之连接的离型膜层,离型膜层与保护膜层的接触面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粘合,离型膜层由三离型膜层构成,第一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为乳白色遮光PET离型膜层,第三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第一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二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三离型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粘接离型膜与保护膜,增强了保护膜的剥离效果,在两层透明PET膜层中间夹置一层乳白色离型膜层,增强其遮光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掉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白色离型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型膜,特别涉及一种乳白色PET离型膜。
技术介绍
离型膜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布局粘性或者有轻微粘性,由于离型膜具有隔离、填充、保护、易于剥离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及通信领域,传统的离型膜带除了遮光性外,由于对光线的反射性太低,致使其对背光的利用率不高,耐温性不好,致使离型膜在一些需高温的工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粘性要求不稳定,不宽泛致使其应用领域受限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者用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进行缩聚制得,为乳白色或微黄色的饱和聚酯,以PET为原料制备的PET离型膜具有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抗拉伸强度大及优良的遮光效果等优点,因此PET离型膜被应用于电子仪表部件边缘遮光和手机镜片遮光等领域,然而,随着工艺的发展,对其的性能要求也与日俱增,除了良好的遮光性外,对背光率的提高,耐温性,剥离力的稳定与要求都有着特定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设计一种具有耐高温、且具有一定的光线反射、剥离力稳定的离型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遮光性能、耐高温、剥离力稳定的离型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乳白色离型膜,所述离型膜层与保护膜层的接触面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粘合,所述离型膜层由三离型膜层构成,第一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为乳白色遮光PET离型膜层,第三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二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三离型膜层。优选的,所述第二离型膜层上设有小孔,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三离型膜层对应第二离型膜层小孔的位置设有凸起,第二离型膜层与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三离型膜层的接触面呈凹凸不平的连接,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三离型膜层通过与第二离型膜层的接触面通过聚丙烯胶黏剂粘合,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三离型膜层与第二离型膜层的接触面粘合处设置为凹凸不平状,不仅加大了黏贴面积,而且反光率低。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三离型膜中均添加有纳米级氢氧化铝阻燃剂,所述第一离型膜层与第三离型膜层中均设有弹性碳海绵,纳米级氢氧化铝有助于离型膜的在运输过程中因静电或者温度过高而起火,弹性海绵减轻了离型膜的总重量,而且坚固、耐磨损。所述第一离型膜层上涂有一层聚甲基丙烯酸酯,在第一离型膜上涂有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效的保护了离型膜,耐老化,而且透明度高。所述第二离型膜中设有SiO2气凝胶层,SiO2气凝胶层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坚固耐用,增强了其抗压性。所述离型膜上设置有撕手,在离型膜上设置撕手,有利于区分离型膜及保护膜,使离型膜更容易剥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在离型膜层与保护膜层之间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粘合,涂膜致密,不产生静电且空气中的尘埃难以粘附,与离型膜之间很强的粘附力,增强与保护膜的剥离效果;2)在两层透明PET膜中间夹置一层乳白色离型膜,增强其遮光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掉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乳白色离型膜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透明离型膜层、2-第二乳白色离型膜层、3-第三透明离型膜层、4-保护膜层、5-撕手、6-聚丙烯胶黏层、7-碳海绵、8-SiO2气凝胶层、9-聚甲基丙烯酸酯、10-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如图1所示为一种乳白色离型膜,该离型膜层与保护膜层之间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10与保护膜层4连接,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10涂膜致密,不产生静电且空气中的尘埃难以粘附,与离型膜之间很强的粘附力,增强与保护膜4的剥离效果;为了增强离型膜的遮光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掉色,该离型膜层由第一透明离型膜层1和第三透明离型膜层3中间夹置第二乳白色离型膜层2构成,其中,第一透明离型膜层1和第三透明离型膜层3与第二乳白色离型膜层2的接触面之间通过聚丙烯胶黏层6连接,特别地,其接触面均设置为凹凸不平状,以增大接触面之间的粘合面积,且降低其反光率。为了赋予离型膜层一些优异的性能,将对离型膜做如下改进:在第一透明离型膜1与第三透明离型膜3中均添加有纳米级氢氧化铝阻燃剂,第一透明离型膜层1与第三透明离型膜层3中均设有弹性碳海绵7,纳米级氢氧化铝有助于离型膜的在运输过程中因静电或者温度过高而起火,弹性碳海绵7减轻了离型膜层的总重量,而且坚固、耐磨损;进一步的,在第一透明离型膜层1上涂有一层聚甲基丙烯酸酯9,有效的保护了离型膜,耐老化,而且透明度高;更进一步的,在第二乳白色离型膜层中设有SiO2气凝胶层8,SiO2气凝胶层8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坚固耐用,增强了其抗压性;最后,在离型膜层上设置撕手5,有利于区分离型膜层及保护膜层,使离型膜层更容易剥离。综上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10使得离型膜层更易于从保护膜层4上剥离,且降低保护膜层上的胶体残余率;第二乳白色离型膜层2夹置于第一透明离型膜层1和第三透明离型膜层3之间,增强离型膜层的遮光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掉色;将第一透明离型膜层1与第二乳白的离型膜层2接触面和第二乳白的离型膜层2与第三透明离型膜层3的接触面设置为凹凸不平状,且用聚丙烯胶黏层6将接触面黏贴,增强了接触面之间的粘结力且降低其反光率;弹性碳海绵7减轻了离型膜层的总重量,而且坚固、耐磨损;聚甲基丙烯酸酯9,有效的保护了离型膜层,耐老化,而且透明度高;SiO2气凝胶层8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坚固耐用,增强了其抗压性;撕手5有利于区分离型膜及保护膜,使离型膜层更容易剥离。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白色离型膜,包括保护膜层及与之连接的离型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与保护膜层的接触面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粘合,所述离型膜层由三离型膜层构成,第一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为乳白色遮光PET离型膜层,第三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二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三离型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白色离型膜,包括保护膜层及与之连接的离型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与保护膜层的接触面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层粘合,所述离型膜层由三离型膜层构成,第一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为乳白色遮光PET离型膜层,第三离型膜层为透明PET离型膜层,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二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底部设有第三离型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白色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型膜层上设有小孔,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三离型膜层对应第二离型膜层小孔的位置设有凸起,第二离型膜层与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三离型膜层的接触面呈凹凸不平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呈秦钟麓王新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君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