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7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包括PET基膜及镀于PET基膜上表面的铝层,所述PET基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为包括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酰亚胺共聚酯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VMPET非电晕面进行酰亚胺型共聚改性,这不仅在分子链段中引入酰亚胺链段,还增加了分子链段中的羧基的含量;通过共聚改性后VMPET非镀铝面的表面张力提高到了58‑68dyn/cm,解决了与PE复合后复合强度低的问题,扩大了VMPET的应用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
技术介绍
药品是一种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它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药品的包装是药品生产的继续,是对药品施加的最后一道工序,作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其更是药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药品包装材料可能带来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包装材料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可能被所接触药品溶出,从而造成药品的污染,药品中的有些成分可能在存放过程中被包装材料吸附,或与包装材料发生反应,直接影响了药品的质量或用药剂量。而且药品的包装的阻水阻氧效果也会影响药品的保存及使用。VMPET薄膜具有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印刷适应性也十分的优良,同时它还具有好的阻水阻气性,能满足药品对阻隔性的要求。但是普通的VMPET不具有热封性能,为了解决其热封问题,通常采用与PE或CPP等热封性材料复合,才能用于商品包装。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药品包装复合膜结构为BOPP/VMPET/PE,但是该结构中VMPET/PE复合层复合强度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与PE复合的是VMPET的非电晕面,虽然PET大分子链中含有极性基团,使具有一定的极性,其表面张力一般可达到40-44dyn/cm,而一般复合用的胶水为聚氨酯类,其表面张力一般在40-60dyn/cm,因其与VMPET非镀铝表面表面张力的差异,在用其复合后,VMPET/PE之间的复合强度一般在2.0N/15mm左右,不能达到药包大于3.0N/15mm的强度要求。市场上常用电晕处理来增加VMPET非镀铝的表面张力,使其表面张力达到50-54dyn/cm,但是其处理效果受时间和环境温湿度的影响,随着放置时间和温湿度的增加,表面张力下降。因此与PE复合后,刚开始的复合强度能达到3.0N/15mm以上,能满足药包的要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复合强度会随之降低,从而不能达到药包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对VMPET非电晕面进行酰亚胺型共聚改性,这不仅在分子链段中引入酰亚胺链段,还增加了分子链段中的羧基,使VMPET非镀铝面的表面张力提高到了58-68dyn/cm,从而聚氨酯胶能很好的分散在VMPET非镀铝面表面,提高了其与PE膜时的复合强度,达到药包的要求,且共聚改性的稳定性好,得到的高的表面张力不会因为是时间和环境的温湿度而发生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包括PET基膜及镀于PET基膜上表面的铝层,所述PET基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为包括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酰亚胺共聚酯(PETIs)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分别占PET基膜的厚度比例为:10%-20%、60-80%和1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铝层的厚度为450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分别占PET基膜的厚度比例为:15%、65%和20%;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包含90%的PET和10%的PETI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分别占PET基膜的厚度比例为:15%、65%和20%;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包含85%的PET和15%的PETI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分别占PET基膜的厚度比例为:15%、65%和20%;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包含80%的PET和20%的PETI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分别占PET基膜的厚度比例为:15%、65%和20%;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包含75%的PET和25%的PETIs。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1.对VMPET非电晕面进行酰亚胺型共聚改性,这不仅在分子链段中引入酰亚胺链段,还增加了分子链段中的羧基的含量;2.共聚改性后VMPET非镀铝面的表面张力提高到了58-68dyn/cm,解决了与PE复合后复合强度低的问题,扩大了VMPET的应用市场;3.传统的电晕处理后,薄膜的高表面张力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温湿度增加而发生衰减,本专利技术的共聚改性方法得到的高的表面张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衰减,也不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稳定好。从而减少了客户投诉,增加了经济效益;4.调整VMPET薄膜D层中PETIs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面张力值,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客户的复合强度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PET基膜;11、普通处理层;12、PET芯层;13、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2、铝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包括PET基膜1及镀于PET基膜1上表面的铝层2,所述PET基膜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普通处理层11、PET芯层12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13,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13为包括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酰亚胺共聚酯(PETIs)的混合物;所述普通处理层11、PET芯层12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13分别占PET基膜1的厚度比例为:10%-20%、60-80%和10-20%;所述铝层2的厚度为450埃。本专利技术的VMPET薄膜是PET基膜在10-4mbar以上的真空度下,将铝金属加热熔融至蒸发,铝原子凝结在PET材料表面,形成极薄的铝层,然后收卷得到的。上述的VMPET结构用A/B/C/D表示,其中A为极薄的铝层,是在10-4mbar以上真空度下,铝凝结在B层上形成的,厚度一般为450埃;B层为PET的普通处理层,用于镀铝,厚度比例为10-20%;C层为PET的芯层,厚度比例为60-80%,D层为用BMBI共聚改性处理后的PET层,主要为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酰亚胺共聚酯(PETIs)的混合物,为非镀铝层,厚度比例为10-20%,用于与具有热封性的材料复合,比如PE。实施例一:A/B/C/D(90%PET+10%PETIs),A层为铝层,厚度为450埃,B层为PET的镀铝层,厚度比例为15%;C层为PET的芯层,厚度比例为65%;D层为PET的改性处理层,包含90%的PET和10%的PETIs,厚度比例为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VMPET薄膜非镀铝面的表面张力为58dyn/cm,较未处理的提高了30%,与PE复合后的复合强度能达到3.2N/15mm。实施例二:A/B/C/D(85%PET+15%PETIs),A层为铝层,厚度为450埃,B层为PET的镀铝层,厚度比例为15%;C层为PET的芯层,厚度比例为65%;D层为PET的改性处理层,包含85%的PET和15%的PETIs,厚度比例为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VMPET薄膜非镀铝面的表面张力为62d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及镀于PET基膜上表面的铝层,所述PET基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为包括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酰亚胺共聚酯(PETIs)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及镀于PET基膜上表面的铝层,所述PET基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为包括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酰亚胺共聚酯(PETIs)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分别占PET基膜的厚度比例为:10%-20%、60-80%和10-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层的厚度为450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包包装用高复合强度VM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处理层、PET芯层和BMBI共聚改性处理层分别占PET基膜的厚度比例为:15%、65%和20%;所述BMBI共聚改性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赤鹏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鹏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