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成森专利>正文

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50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端子组装装置,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的后侧设置有端子输送装置,所述端子输送装置的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子组装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自动一体式组装,采用两个端子组装装置,效率显著提升三到四倍,解决了目前该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大量不良品、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采用了自动进料排插方式及伺服凸轮方式,使产量大幅提升,同时解决了行业难题高低针问题,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组装出来的产品的一致性和优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
本技术涉及组装机
,具体为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以及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接线端子的用量也逐渐上涨。目前市场上的组装机多采用手工和半自动,不仅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手工方法繁琐,效率低,人为因素还会对组装出来的产品的一致性和优率造成影响,半自动需要经过两道工序,先组装接地片,再插端子,进而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品,同时也耗时耗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平台,且上料装置的一端连接有送料导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端子组装装置,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的后侧设置有端子输送装置,所述端子输送装置的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子组装装置,所述第二端子组装装置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螺丝上料器,且限位板的后侧设置有螺丝组装器,所述螺丝组装器的一侧安装有推拉装置,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压合检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第一端子组装装置、第二端子组装装置、螺丝上料器、压合检测装置、推拉装置、螺丝组装器和端子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上对应上料装置、第一端子组装装置、第二端子组装装置、螺丝上料器、压合检测装置、推拉装置、螺丝组装器和端子输送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滑道、震动料盘和震动架,所述上料装置的底端设置有震动架,所述震动架的上方设置有震动料盘,所述震动料盘的一侧嵌入设置有上料滑道,所述上料滑道的一端与送料导轨联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包括移动电机、传动电机、固定架和端子组装电机,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嵌入设置有传动电机,且固定架的一侧嵌入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后侧上方嵌入设置有端子组装电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包括组装电机安装架、复位电机安装架、传动电机安装架和移动电机安装架,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安装架,所述传动电机安装架的后侧上方设置有组装电机安装架,所述组装电机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电机安装架,且组装电机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复位电机安装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合检测装置包括压合电机、压合检测板、压合输送导轨和支撑架,所述压合检测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压合检测板,所述压合检测板的前侧嵌入设置有压合电机,且压合检测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压合输送导轨,所述压合电机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拉装置包括伸缩杆固定座、推拉伸缩杆、夹板和推拉条,所述推拉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固定座,所述伸缩杆固定座的后侧贯穿设置有推拉伸缩杆,所述推拉伸缩杆的前侧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前侧设置有推拉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丝组装器包括固定板、限位座和螺丝组装电机,所述螺丝组装器的顶端设置有螺丝组装电机,所述螺丝组装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子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板、连接夹具和输送伸缩杆,所述端子输送装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输送伸缩杆,所述输送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夹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夹具的一端连接有输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全自动一体式组装,采用两个端子组装装置,效率显著提升三到四倍,解决了目前该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大量不良品、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采用了自动进料排插方式及伺服凸轮方式,使产量大幅提升,同时解决了行业难题高低针问题,本设计安全可靠,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组装出来的产品的一致性和优率的影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推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螺丝组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端子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送料导轨;2、上料装置;21、上料滑道;22、震动料盘;23、震动架;3、控制面板;4、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1、移动电机;42、传动电机;43、固定架;431、组装电机安装架;432、复位电机安装座;433、传动电机安装架;434、移动电机安装架;44、端子组装电机;5、工作平台;6、第二端子组装装置;7、螺丝上料器;8、限位板;9、压合检测装置;91、压合电机;92、压合检测板;93、压合输送导轨;94、支撑架;10、推拉装置;101、伸缩杆固定座;102、推拉伸缩杆;103、夹板;104、推拉条;11、螺丝组装器;111、固定板;112、限位座;113、螺丝组装电机;12、端子输送装置;121、安装板;122、连接夹具;123、输送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包括上料装置2,上料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平台5,且上料装置2的一端连接有送料导轨1,工作平台5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后侧设置有端子输送装置12,端子输送装置12的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上方设置有螺丝上料器7,且限位板8的后侧设置有螺丝组装器11,螺丝组装器11的一侧安装有推拉装置10,限位板8的一侧设置有压合检测装置9,上料装置2、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螺丝上料器7、压合检测装置9、推拉装置10、螺丝组装器11和端子输送装置12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3上对应上料装置2、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螺丝上料器7、压合检测装置9、推拉装置10、螺丝组装器11和端子输送装置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为了使上料装置2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滑道21、震动料盘22和震动架23,上料装置2的底端设置有震动架23,震动架23的上方设置有震动料盘22,震动料盘22的一侧嵌入设置有上料滑道21,上料滑道21的一端与送料导轨1联通。为了提高组装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包括移动电机41、传动电机42、固定架43和端子组装电机44,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43,固定架43的前侧嵌入设置有传动电机42,且固定架43的一侧嵌入设置有移动电机41,传动电机42后侧上方嵌入设置有端子组装电机44。为了便于对动力设备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架43包括组装电机安装架431、复位电机安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包括上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平台(5),且上料装置(2)的一端连接有送料导轨(1),所述工作平台(5)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后侧设置有端子输送装置(12),所述端子输送装置(12)的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所述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上方设置有螺丝上料器(7),且限位板(8)的后侧设置有螺丝组装器(11),所述螺丝组装器(11)的一侧安装有推拉装置(10),所述限位板(8)的一侧设置有压合检测装置(9),所述上料装置(2)、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螺丝上料器(7)、压合检测装置(9)、推拉装置(10)、螺丝组装器(11)和端子输送装置(12)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3)上对应上料装置(2)、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螺丝上料器(7)、压合检测装置(9)、推拉装置(10)、螺丝组装器(11)和端子输送装置(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包括上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平台(5),且上料装置(2)的一端连接有送料导轨(1),所述工作平台(5)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后侧设置有端子输送装置(12),所述端子输送装置(12)的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所述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上方设置有螺丝上料器(7),且限位板(8)的后侧设置有螺丝组装器(11),所述螺丝组装器(11)的一侧安装有推拉装置(10),所述限位板(8)的一侧设置有压合检测装置(9),所述上料装置(2)、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螺丝上料器(7)、压合检测装置(9)、推拉装置(10)、螺丝组装器(11)和端子输送装置(12)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3)上对应上料装置(2)、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第二端子组装装置(6)、螺丝上料器(7)、压合检测装置(9)、推拉装置(10)、螺丝组装器(11)和端子输送装置(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滑道(21)、震动料盘(22)和震动架(23),所述上料装置(2)的底端设置有震动架(23),所述震动架(23)的上方设置有震动料盘(22),所述震动料盘(22)的一侧嵌入设置有上料滑道(21),所述上料滑道(21)的一端与送料导轨(1)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包括移动电机(41)、传动电机(42)、固定架(43)和端子组装电机(44),所述第一端子组装装置(4)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43),所述固定架(43)的前侧嵌入设置有传动电机(42),且固定架(43)的一侧嵌入设置有移动电机(41),所述传动电机(42)后侧上方嵌入设置有端子组装电机(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端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3)包括组装电机安装架(431)、复位电机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瑞安杜成森
申请(专利权)人:杜成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