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护结构及筋膜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37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保护结构及筋膜吻合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安全隐患较大等技术问题。本安全保护结构,设置于筋膜吻合器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展翼,每一展翼的另一端分别与限位条一端相铰接,两个限位条的另一端均与保护帽相铰接,保护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半帽部和第二半帽部,第一半帽部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接柱,限位条的另一端设有铰接孔,铰接柱穿过铰接孔后抵靠于第二半帽部。优点在于:限位条能够防止缝线导引针的针尖插到病人器官或组织,保护帽能够防止因筋膜吻合器过于深入腹腔从使筋膜吻合器损伤脏器,增加了筋膜组织缝合手术的安全性,对病人的保护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保护结构及筋膜吻合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保护结构及筋膜吻合器。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痛苦小的优点。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需要先设置3~5个直径为5~12mm贯穿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使得腔镜及手术器械能够从这些穿刺通道进入腹腔或者胸腔实施手术。手术结束在去除手术器械后,需要将这些穿刺通道进行缝合,以便伤口顺利愈合。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术后缝合成为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术后缝合一般使用筋膜吻合器。现有的筋膜吻合器基本由一个柱状壳体、拉杆、柱状驱动手柄、连接在壳体下端和拉杆下端的可翻转展翼组成,但是针尖在穿过展翼的时候是外露的,容易插到病人脏器,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安全保护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筋膜吻合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安全保护结构,设置于筋膜吻合器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展翼,每一展翼的另一端分别与限位条一端相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保护结构,设置于筋膜吻合器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展翼(21),其特征在于,每一展翼(21)的另一端分别与限位条(22)一端相铰接,两个限位条(22)的另一端均与保护帽(25)相铰接,所述的保护帽(2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半帽部(6)和第二半帽部(7),所述的第一半帽部(6)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接柱(61),所述的限位条(22)的另一端设有铰接孔,所述的铰接柱(61)穿过铰接孔后抵靠于第二半帽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保护结构,设置于筋膜吻合器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展翼(21),其特征在于,每一展翼(21)的另一端分别与限位条(22)一端相铰接,两个限位条(22)的另一端均与保护帽(25)相铰接,所述的保护帽(2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半帽部(6)和第二半帽部(7),所述的第一半帽部(6)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接柱(61),所述的限位条(22)的另一端设有铰接孔,所述的铰接柱(61)穿过铰接孔后抵靠于第二半帽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帽部(6)与第二半帽部(7)相互胶接或者相互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半帽部(7)上设有供铰接柱(61)穿入的第一定位孔(71),所述的第一半帽部(6)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62),所述的第二半帽部(7)对应设有供定位柱(62)穿入的第二定位孔(72),所述的第一半帽部(6)上设有凹陷部(63),所述的第二半帽部(7)上设有能够插入凹陷部(63)中的凸起部(73)。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安全保护结构的筋膜吻合器,包括壳体(1),所述的展翼(21)一端铰接于壳体(1)底部,所述的保护帽(25)与折叠控制结构(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供缝线导引针(5)穿入的导向通道(11),所述的导向通道(11)的轴向偏离壳体(1)轴向,所述的展翼(21)上设有供缝线导引针(5)穿入的软体垫,当所述的展翼(21)的轴向偏离壳体(1)轴向时本筋膜吻合器处于展开状态,当所述的展翼(21)的轴向与壳体(1)轴向相互平行时本筋膜吻合器处于收拢状态,当本筋膜吻合器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软体垫与导向通道(11)相互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筋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控制结构(3)包括控制杆(31),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沿壳体(1)轴向设置的滑动通道(14),所述的控制杆(31)滑动设置于滑动通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吴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朗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