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2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料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搅拌装置Ⅰ、搅拌装置Ⅱ和底座;底座下端设置支撑装置、上端安装回转支承外圈,搅拌装置Ⅰ包括搅拌外筒、安装在搅拌外筒上端的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搅拌外筒安装在回转支承外圈上,且上端设置进料口,搅拌轴一端连接搅拌电机、另一端设置搅拌叶片且位于搅拌内筒内;搅拌装置Ⅱ包括搅拌内筒、从齿轮和主动电机,主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主齿轮,从齿轮固定安装在搅拌内筒上,且与主齿轮啮合连接,搅拌内筒位于搅拌外筒内、下部安装在回转支承内圈上、下端设置出料口。本饲料高效搅拌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搅拌装置Ⅰ和搅拌装置Ⅱ间的相对转动实现高效搅拌,使得搅拌效果更好,效率更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饲料高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肥料作为植物的重要营养来源,其质量好坏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肥料进行充分搅拌保障原料的混合均匀,防止产品营养不均衡而影响产品质量,传统搅拌装置功能较为单一,通过搅拌轴实现的对进入原料的搅拌,为实现搅拌的均匀,往往采用高速转动的方式,但很容易造成电机的持续大功率运转,不仅噪声大,而且影响搅拌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原料结构的不同,也无法保障搅拌过程的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饲料高效搅拌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搅拌装置Ⅰ和搅拌装置Ⅱ间的相对转动实现高效搅拌,使得搅拌效果更好,效率更很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饲料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搅拌装置Ⅰ、搅拌装置Ⅱ和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支撑装置、上端固定安装回转支承外圈,所述搅拌装置Ⅰ包括搅拌外筒、固定安装在搅拌外筒上端的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外筒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外圈上,且上端设置进料口、中部一侧设置通孔,所述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另一端设置搅拌叶片且位于搅拌内筒内;所述搅拌装置Ⅱ包括搅拌内筒、主齿轮、从齿轮和主动电机,所述主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主齿轮,所述从齿轮固定安装在搅拌内筒上,且通过通孔与主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搅拌内筒位于搅拌外筒内、下部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内圈上、下端设置出料口,搅拌内筒内壁设置内搅拌片。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下方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进料口外侧下端连接、另一端位于搅拌内筒内。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下端设置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电机和出料板,所述出料电机固定安装在出料口外侧、且输出端固定连接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位于出料口下端,且直径大于出料口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压缩弹簧和底杆;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底座下端,所述底杆位于支撑杆下方,且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套装支撑杆、另一端套装在底杆上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电机外侧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搅拌外筒上,且主齿轮位于防护罩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饲料高效搅拌装置由于设置搅拌装置Ⅰ和搅拌装置Ⅱ,通过搅拌外筒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外圈上,实现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转送,通过主动电机带动主齿轮实现搅拌内筒转动,并在搅拌内筒内壁上设置内搅拌片,因此通过搅拌轴和搅拌内筒的相对反向转动,实现对搅拌内筒内的原料的高效转动,使得搅拌更加均匀,效率更高,避免采用单一搅拌方式使得电机功率过大而发热,影响使用寿命;由于在进料口下方设置挡板,通过挡板对进料原料进行遮挡,因此有效避免进料时物料落入搅拌外筒和搅拌内筒间,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由于设置支撑装置,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支撑杆和底杆,因此有效对搅拌产生的振动进行减缓,避免装置因振动而损坏;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搅拌装置Ⅰ和搅拌装置Ⅱ间的相对转动实现高效搅拌,使得搅拌效果更好,效率更很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回转支承,31、搅拌外筒,311、进料口,312、出料口,313、挡板,314、通孔,32、搅拌电机,33、搅拌轴,34、搅拌叶片,41、搅拌内筒,42、从齿轮,43、主齿轮,44、防护罩,45、主动电机,46、内搅拌片,51、支撑杆,52、压缩弹簧,53、底杆,61、出料电机,62、出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饲料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搅拌装置Ⅰ、搅拌装置Ⅱ和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支撑装置、上端固定安装回转支承2外圈,所述搅拌装置Ⅰ包括搅拌外筒31、固定安装在搅拌外筒31上端的搅拌电机32和搅拌轴33;所述搅拌外筒31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外圈上,且上端设置进料口311、中部一侧设置通孔314,所述搅拌轴33一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32、另一端设置搅拌叶片34且位于搅拌内筒41内;所述搅拌装置Ⅱ包括搅拌内筒41、主齿轮43、从齿轮42和主动电机45,所述主动电机45输出端固定连接主齿轮43,所述从齿轮42固定安装在搅拌内筒41中部,且通过通孔314与主齿轮43啮合连接,所述搅拌内筒41位于搅拌外筒31内,下部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内圈上、下端设置出料口312,搅拌内筒41内壁设置内搅拌片46。为防止进料时物料落入搅拌外筒31和搅拌内筒41间,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311下方设置挡板313,所述挡板313一端与进料口311外侧下端连接、另一端位于搅拌内筒41内。为了实现对出料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312下端设置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电机61和出料板62,所述出料电机61固定安装在出料口312外侧、且输出端固定连接出料板62,所述出料板62位于出料口312下端,且直径大于出料口312直径。当进行高效搅拌时容易出现振动造成装置损坏,使装置使用寿命下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51、压缩弹簧52和底杆53;所述支撑杆51安装在底座1下端,所述底杆53位于支撑杆51下方,且通过压缩弹簧52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2一端套装支撑杆51、另一端套装在底杆53上处于压缩状态;因此通过压缩弹簧52有效对搅拌产生的振动进行减缓,实现减震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电机45外侧设置防护罩44,所述防护罩44安装在搅拌外筒31上,且主齿轮43位于防护罩44内。本一种饲料高效搅拌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原料混合物从进料口311内注入搅拌内筒41内,启动搅拌电机32,通过搅拌电机32带动搅拌轴33实现搅拌叶片34对搅拌内筒4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当需要高效进行搅拌时,启动主动电机45,主动电机45带动主齿轮43,并通过回转支承2不仅实现从齿轮42转动使得搅拌内筒41与搅拌轴33反方向转动,而且有效进行支撑固定,并且由于搅拌内筒41内设置内搅拌片46,因此使得搅拌内筒41的相对转动更高,实现原料搅拌的更加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饲料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搅拌装置Ⅰ、搅拌装置Ⅱ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支撑装置、上端固定安装回转支承(2)外圈,所述搅拌装置Ⅰ包括搅拌外筒(31)、固定安装在搅拌外筒(31)上端的搅拌电机(32)和搅拌轴(33);所述搅拌外筒(31)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外圈上,且上端设置进料口(311)、中部一侧设置通孔(314),所述搅拌轴(33)一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32)、另一端设置搅拌叶片(34)且位于搅拌内筒(41)内;所述搅拌装置Ⅱ包括搅拌内筒(41)、主齿轮(43)、从齿轮(42)和主动电机(45),所述主动电机(45)输出端固定连接主齿轮(43),所述从齿轮(42)固定安装在搅拌内筒(41)上,且通过通孔(314)与主齿轮(43)啮合连接,所述搅拌内筒(41)位于搅拌外筒(31)内、下部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内圈上、下端设置出料口(312),搅拌内筒(41)内壁设置内搅拌片(46)。

【技术特征摘要】
1.饲料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搅拌装置Ⅰ、搅拌装置Ⅱ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支撑装置、上端固定安装回转支承(2)外圈,所述搅拌装置Ⅰ包括搅拌外筒(31)、固定安装在搅拌外筒(31)上端的搅拌电机(32)和搅拌轴(33);所述搅拌外筒(31)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外圈上,且上端设置进料口(311)、中部一侧设置通孔(314),所述搅拌轴(33)一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32)、另一端设置搅拌叶片(34)且位于搅拌内筒(41)内;所述搅拌装置Ⅱ包括搅拌内筒(41)、主齿轮(43)、从齿轮(42)和主动电机(45),所述主动电机(45)输出端固定连接主齿轮(43),所述从齿轮(42)固定安装在搅拌内筒(41)上,且通过通孔(314)与主齿轮(43)啮合连接,所述搅拌内筒(41)位于搅拌外筒(31)内、下部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内圈上、下端设置出料口(312),搅拌内筒(41)内壁设置内搅拌片(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磊磊林化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煤长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