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17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发酵处理液的制备;(2)将采摘的茶鲜叶置入冷藏箱内进行冷藏处理,取出,炒制,取出,揉捻,均匀喷洒一次发酵处理液,继续揉捻,炒制,均匀喷洒一次发酵处理液,揉捻,得预处理茶叶;(3)将预处理茶叶发酵,均匀喷洒一次发酵处理液,发酵,取出,进行磁化处理,烘干至含水率为为4%~6%,得红茶;(4)真空包装,得成品;有效提高茶香味,消除青草气味,加速发酵过程,缩短发酵时间,促进茶黄素和茶黄素的转化,还能有效抑制茶叶的过度发酵,抑制茶褐素的过度转化,使得红茶汤色鲜艳、红亮透明,碗沿呈金圈,有效提高红茶的营养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是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色素;红茶茶色素主要包括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三大类,茶黄素是红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也是汤味强度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同时还是“金圈”的最重要物质;茶红素是红茶汤色“红”的主要成分,也是汤味浓度和强度的重要物质,但其刺激性不如茶黄素,收敛性较强,滋味甜醇;茶褐素是红茶汤暗的主要原因;所以提高红茶的茶黄素和茶红素,降低红茶的茶褐素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红茶的营养品质,有效提高人们的喜饮欲,促进人体健康,增加红茶产业的发展,增加其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发酵处理液的制备,将9~10重量份的紫葡萄、15~16重量份的鲜火龙果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发酵处理液的制备,将9~10重量份的紫葡萄、15~16重量份的鲜火龙果皮、12~13重量份的山竹和80~90重量份的水混合打浆,文火加热至温度为54~56℃并不断搅拌,在功率为310~320W、频率为181~189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1~35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2~1.4重量份的青春双歧杆菌和0.5~0.6重量份的戊糖片球菌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28~30℃的发酵箱内恒温发酵260~280h,取出,过滤,取滤液,加入0.11~0.12重量份的绿豆多糖和0.13~0.14重量份的燕麦多糖搅拌至溶解,得发酵处理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红茶营养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发酵处理液的制备,将9~10重量份的紫葡萄、15~16重量份的鲜火龙果皮、12~13重量份的山竹和80~90重量份的水混合打浆,文火加热至温度为54~56℃并不断搅拌,在功率为310~320W、频率为181~189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1~35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2~1.4重量份的青春双歧杆菌和0.5~0.6重量份的戊糖片球菌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28~30℃的发酵箱内恒温发酵260~280h,取出,过滤,取滤液,加入0.11~0.12重量份的绿豆多糖和0.13~0.14重量份的燕麦多糖搅拌至溶解,得发酵处理液;(2)将采摘的茶鲜叶置入冷藏箱内进行冷藏处理,取出,置入温度为49~51℃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24~28min,取出,揉捻8~10min,均匀喷洒一次发酵处理液,继续揉捻18~20min,置入温度为40~42℃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15~17min,均匀喷洒一次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多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