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72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06
在连接器中,锥状部形成在壳体与凸缘部之间的角部处,以形成为与形成在外壳中的安装孔的缘部上的倒角部平行。在壳体的插入方向上的凸缘部的前侧处,连接器的环状的密封部件安装在壳体的外周面上,并且该密封部件与壳体的外周面和安装孔的内周面进行紧密接触,从而在壳体的外周面与安装孔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抵接在凸缘部上的唇部设置在密封部件的在插入方向上的后侧上。唇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形成为与锥状部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7年6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16939),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到诸如电机、电池或者逆变器这样的装置的连接器被插入到形成在装置的外壳中的安装孔内,并且通过将凸缘部与螺栓紧固而将该连接器固定到外壳(例如,参见JP-A-2014-160589)。在该连接器中,密封部件设置在要插入到安装孔内的部分中,以密封被安装部,从而防止水或油渗透到外壳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在要组装到外壳的部分处具有改善的密封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以下特征(1)至(3)。(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筒状形状,并且被构造为配合到在缘部中具有倒角部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形成在外壳中;凸缘部,该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上,并且被构造为抵接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锥状部,该锥状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角部处,以形成为与所述倒角部平行;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具有环状形状,并且在所述壳体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凸缘部的前侧处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并且该密封部件被构造为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进行紧密接触,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以及唇部,该唇部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后侧处,并且抵接在所述凸缘部上,其中所述唇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唇部的内周面形成为与所述锥状部平行。(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体由具有导电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屏蔽电线的端部连接到所述壳体,在该屏蔽电线中,内护套、屏蔽层和外护套依次围绕导体而设置,并且所述屏蔽层导通到所述壳体。(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锥状部和所述唇部分别形成有凹部和凸部中的至少一者,该凹部与凸部互相凹凸接合,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地形成。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在组装到外壳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图3是图示出壳体和密封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图示出壳体配合到安装孔中的密封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用于描述参考实例的图示出壳体和不具有唇部的密封部件的立体图;以及图6是用于描述参考实例的图示出通过不具有唇部的密封部件将壳体配合到安装孔内的密封状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连接器组装到的外壳中,能够通过密封部件防止水和油渗透到外壳中。然而,存在如下担忧:外壳可能被进入到相比安装孔中的密封部件位于外壳的更外侧处的间隙中的水分所腐蚀。已经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在要组装到外壳的部分处具有改善的密封性能。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在组装到外壳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如图1和2所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10连接到屏蔽电线1的端部。连接器10用于例如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电动车辆的布线。连接器10是利用屏蔽电线1将例如电机与逆变器连接,或者将逆变器与电池连接等的屏蔽连接器。连接器10将屏蔽电线1连接到例如逆变器、电机或者电池的外壳50。例如,外壳50由诸如铁这样的金属制成,并且包括连接器10插入并安装到其中的安装孔51。在外壳50的安装孔51上,倒角部52形成在外壳50的外侧上的缘部处。屏蔽电线1是同轴电缆,包括:导体2,其由通过绞合多条股线而获得的绞线制成;内护套3,其由覆盖导体2的外周的绝缘合成树脂等制成;屏蔽层4,其由设置在内护套3周围的诸如编织物等这样的导体制成;以及外护套5,其由覆盖屏蔽层4的外周的绝缘合成树脂等制成。在屏蔽电线1中,导体2和屏蔽层4在屏蔽电线1的端部处露出。具有筒状形状并且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端子6安装在外护套5的端部。在安装屏蔽端子6的部分处,从外护套5露出的屏蔽层4折叠到该部分上并且覆盖该部分。在屏蔽层4折回的部分处,从末端侧安装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套筒7。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接触部8安装在屏蔽套筒7的末端侧。另外,具有环状形状的橡胶止动件9装接到屏蔽电线1。连接器10包括端子20、壳体21、后保持器22、下保持器23和密封部件24。端子20被压接并固定到在屏蔽电线1的端部处露出的导体2。端子20连接到外壳50中的装置的配线。壳体21形成为筒状形状,并且凸缘部32形成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中。例如,其上形成有凸缘部32的壳体21由与外壳50的金属不同的金属的铝制成。屏蔽端子6、屏蔽套筒7、屏蔽接触部8和橡胶止动件9装接到的屏蔽电线1的端部配合到壳体21。通过将屏蔽电线1的端部配合到该壳体21中,屏蔽层4与壳体21通过屏蔽端子6、屏蔽套筒7和屏蔽接触部8导通。此外,壳体21通过配合的橡胶止动件9而在后端侧处的内周面与屏蔽电线1的外周面之间被密封。凸缘部32形成为从壳体21向外突出,并且凸缘部32的一部分是当从前方观看时具有三角形形状的固定板部33。插孔34形成在固定板部33中。后保持器22装接到壳体21的后端侧,以防止屏蔽电线1的弯曲。下保持器23装接到壳体21的末端侧,以防止覆盖有外护套5的导体2的弯曲。密封部件24从末端侧装接到壳体21,并且被设置在凸缘部32与下保持器23之间。图3是壳体和密封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在壳体配合到安装孔内的状态的截面图,其图示了密封状态。如图3和4所示,壳体21在相对于凸缘部32的末端侧上包括环状突出部35,该环状突出部35在周向上突出。在环状突出部35与凸缘部32之间的部分被用作容纳凹部36。在容纳凹部36中,锥状部37在周向上形成在与凸缘部32的角部中。锥状部37的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与安装孔51的倒角部52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相等。因此,锥状部37与外壳50的安装孔51的倒角部52平行。四个凹部38形成在锥状部37中。凹部38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形成。密封部件24形成为环状形状。此外,密封部件24设置在容纳凹部36中,并且装接到壳体21。例如,密封部件24由诸如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密封部件24包括突出部41a和41b,该突出部41a和41b分别在外周侧和内周侧上在周向上延伸。而且,密封部件24在其后端侧上包括唇部42。在唇部42中,端面42c是与轴向垂直的垂直面。因此,以唇部42的端面42c与凸缘部32进行紧密接触的方式,将密封部件24装接到壳体21的容纳凹部36。唇部42倾斜,使得外周面42a和内周面42b朝着后端逐渐扩大。唇部42的外周面42a和内周面42b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等于安装孔51的倒角部52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因此,唇部42的外周面42a和内周面42b与锥状部37平行。结果,唇部42的外周面42a和内周面42b与外壳50的安装孔51的倒角部52平行。四个凸部43形成在唇部42的内周面42b上。凸部43在壳体21的周向上以等间隔形成。凸部43配合到形成在壳体21的容纳凹部36中的凹部38内。通过使凹部38与凸部43凹凸接合而防止密封部件24相对于壳体21转动。为了将连接器10装接到外壳50,首先,从端子20侧将连接器10插入到外壳50的安装孔51中。当连接器10的凸缘部32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筒状形状,并且被构造为配合到在缘部中具有倒角部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形成在外壳中;凸缘部,该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上,并且被构造为抵接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锥状部,该锥状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角部,以形成为与所述倒角部平行;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具有环状形状,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壳体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凸缘部的前侧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密封部件被构造为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进行紧密接触,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以及唇部,该唇部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后侧,并且抵接在所述凸缘部上,其中,所述唇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唇部的内周面形成为与所述锥状部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4 JP 2017-116939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筒状形状,并且被构造为配合到在缘部中具有倒角部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形成在外壳中;凸缘部,该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上,并且被构造为抵接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锥状部,该锥状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角部,以形成为与所述倒角部平行;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具有环状形状,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壳体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凸缘部的前侧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密封部件被构造为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进行紧密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祐树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