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在其制造过程中,对于MOS器件的足够有效的沟道长度的控制变得愈发具有挑战性。为此,采用在MOS器件中形成超浅结和突变结的方法,可以改善核心器件的短沟道效应。然而,在形成超浅结和突变结的过程中,如何在抑制短沟道效应(ShortChannelEffect,SCE)和提升MOS器件的性能之间找到更为合理的均衡点也是极负挑战性的任务。为了进一步提升MOS器件的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性能更高的半导体器件,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ield-EffectTransistor,FinFET)就是其中的一种。FinFET是用于22nm及以下工艺节点的先进半导体器件,其可以有效控制半导体器件按比例缩小所导致的难以克服的短沟道效应。然而,即使对于FinFET,器件的性能和控制短沟道效应之间的均衡也成为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个难题,现有技术通过预非晶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上形成有栅极堆叠结构;以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为掩膜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半导体衬底中形成凹槽;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的至少一侧形成包围所述凹槽的缓冲扩散层;在所述凹槽内形成源极和漏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上形成有栅极堆叠结构;以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为掩膜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半导体衬底中形成凹槽;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的至少一侧形成包围所述凹槽的缓冲扩散层;在所述凹槽内形成源极和漏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扩散层包括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两侧形成的对称的缓冲扩散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对称的缓冲扩散层的方法包括:执行第一离子注入工艺,以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所述凹槽底部的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第一离子注入区;执行第二离子注入工艺,以在所述第一离子注入区表面以及所述凹槽侧壁处的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第二离子注入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扩散层包括只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一侧形成的不对称的缓冲扩散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不对称的缓冲扩散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一侧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及部分所述栅极堆叠结构表面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以所述光刻胶层为掩膜,执行第一离子注入工艺,以在所述栅极堆叠结构一侧的所述凹槽底部的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第一离子注入区;执行第二离子注入工艺,以在所述第一离子注入区表面以及所述凹槽侧壁处的半导体衬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