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人位站立式虚拟现实三维动感体验台
本技术属于三维体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虚拟现实的三维体验设备。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是利用程序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模拟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如同身临其境。一般需要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当使用者进行前后位置移动或者上下左右旋转的设备时,传感器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计算机,计算机经过快速而复杂的运算后再将精确的三维图像传回产生临场感。因此,一个可以多方位移动的动感体验台就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可以多方位移动的虚拟现实动感体验台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多人位站立式虚拟现实三维动感体验台。本技术的多人位站立式虚拟现实三维动感体验台包括体验区、基座和连接部,所述体验区通过连接部与基座连接,所述基座通过地基固定于地面;所述体验区具有底座、平台板、人体站位部、人体固定部及护栏;所述人体站位部至少为两个,所述人体站位部位于所述平台板上,每个所述人体站位部均与一个所述底座相连,所述人体固定部设置于人体站位部上,所述平台板的外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人位站立式虚拟现实三维动感体验台,其特征在于:该体验台包括体验区(1)、基座(2)和连接部(3),所述体验区(1)通过连接部(3)与基座(2)连接,所述基座(2)通过地基固定于地面;所述体验区(1)具有底座(11)、平台板(12)、人体站位部(13)、人体固定部(14)及护栏(15);所述人体站位部(13)至少为两个,所述人体站位部(13)位于所述平台板(12)上,每个所述人体站位部(13)均与一个所述底座(11)相连,所述人体固定部(14)设置于人体站位部(13)上,所述平台板(12)的外侧边缘具有护栏(15);所述底座(11)包括圆环形的大齿轮(111)和位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人位站立式虚拟现实三维动感体验台,其特征在于:该体验台包括体验区(1)、基座(2)和连接部(3),所述体验区(1)通过连接部(3)与基座(2)连接,所述基座(2)通过地基固定于地面;所述体验区(1)具有底座(11)、平台板(12)、人体站位部(13)、人体固定部(14)及护栏(15);所述人体站位部(13)至少为两个,所述人体站位部(13)位于所述平台板(12)上,每个所述人体站位部(13)均与一个所述底座(11)相连,所述人体固定部(14)设置于人体站位部(13)上,所述平台板(12)的外侧边缘具有护栏(15);所述底座(11)包括圆环形的大齿轮(111)和位于所述大齿轮(111)内部的小齿轮(112),所述大齿轮(111)和所述小齿轮(112)的锯齿紧邻,所述大齿轮(111)的内齿呈竖直齿状,大齿轮(111)的外齿呈水平的环形齿状,所述大齿轮(111)由支柱连接在平台板(12)上方,所述支柱与大齿轮(111)连接的部位为齿轮结构并与大齿轮的外齿相配合连接,所述小齿轮(112)与连杆连接,并且所述连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平台板(12)上,每个底座(11)中的小齿轮(112)至少为两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人位站立式虚拟现实三维动感体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具有两个同轴且具有通孔的环形部件,其中第一环形部件(21)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部件(22)的外径,所述第二环形部件(22)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部件(21)的上方,且第一环形部件(21)的内径比第二环形部件(22)的内径小,在所述第一环形部件(21)的外圆周和内圆周边缘均具有连接件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部件(22)内圆周的内部至少连接两个驱动齿轮(23),所述驱动齿轮(23)与连杆连接,并且所述连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第一环形部件(21)上;所述第二环形部件(22)具有内齿和外齿,第二环形部件(22)的内齿呈竖直齿状,第二环形部件(22)的外齿呈水平的环形齿状,所述第二环形部件(22)由支柱连接在第一环形部件(21)上方,所述支柱与第二环形部件(22)连接的部位为齿轮结构并与第二环形部件(22)的外齿相配合连接,第二环形部件(22)的内齿与所述驱动齿轮(23)的锯齿配合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人位站立式虚拟现实三维动感体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具有至少九个铰接件,其中至少包括五个水平固铰件(31)、三个转动铰件(32)和一个承重铰件(33);五个所述水平固铰件(31)均固定连接在第二环形部件(22)上表面上,且其中四个所述水平固铰件(31)设置于两条平行的直线上并呈轴对称分布,另一个水平固铰件(31)位于四个所述水平固铰件(31)对称轴的延长线上;四个所述水平固铰件(31)均铰接圆筒立柱(34)的一端,所述圆筒立柱(34)的另一端具有一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之间连接有水平柱形杆件(35),且所述水平柱形杆件(35)为两根,两根水平柱形杆件(35)相互平行,且两根水平柱形杆件(35)的中部与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然,裴斐,赵长续,孟凡浩,李东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