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体冻胀观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土体冻胀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冻土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其中我国更是世界第三大冻土国,我国的多年冻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2%。冻土的存在对人类诸多工程及生产实践造成多方面影响,其中,冻胀破坏造成很多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破坏,因而,土体的冻胀研究是冻土学研究中最为关键、核心的研究内容之一。土体冻胀分为原位冻胀和由水分迁移所致的冻胀量两部分。其中,土体冻结时,土孔隙中的水分发生原位冻结,液态水直接相变为冰,体积膨胀,造成土体冻胀,这一部分冻胀量被称为原位冻胀;此外,土体冻结时,由于土体内部温度场的不均匀分布,液态水的能量状态差异驱动水分从未冻区迁移至已冻区,进而形成冰透镜体(分凝冰),造成土体体积膨胀,这一部分冻胀量是冻土冻胀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制于技术手段的缺乏,冻胀过程的观测以及冻胀后土体的取样一直是一个限制冻胀研究的难题。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使用单向冻结的方式来研究土体的冻胀、利用位移计读取冻胀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束后再利用加载轴压的方式将冻结后土体压出并烘干计算含水率的分布情况。然而实际上,首先,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体冻胀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透明罐体(10)、上顶板(20)以及下底板(30),所述上顶板(20)和所述下底板(30)分别设置于所述罐体(10)上下两端,所述罐体(10)、所述上顶板(20)以及所述下底板(30)通过固定装置(40)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10)沿轴线划分为多块罐体部件(11);所述固定装置(40)包括上固定环(41)、下固定环(42)以及连接所述上固定环(41)和下固定环(42)的固定杆(43);所述罐体(10)的上端和上顶板(20)置于所述上固定环(41)内,所述罐体(10)的下端和下底板(30)置于所述下固定环(4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体冻胀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透明罐体(10)、上顶板(20)以及下底板(30),所述上顶板(20)和所述下底板(30)分别设置于所述罐体(10)上下两端,所述罐体(10)、所述上顶板(20)以及所述下底板(30)通过固定装置(40)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10)沿轴线划分为多块罐体部件(11);所述固定装置(40)包括上固定环(41)、下固定环(42)以及连接所述上固定环(41)和下固定环(42)的固定杆(43);所述罐体(10)的上端和上顶板(20)置于所述上固定环(41)内,所述罐体(10)的下端和下底板(30)置于所述下固定环(4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冻胀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20)设有贯穿所述上顶板(20)的位移计(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冻胀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部件(11)的外侧壁设有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体冻胀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部件(1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珂,温智,王大雁,马小涵,李动乐章,何慧森,冯盘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