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33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壁板,包括多数可相互组合的板体,每一板体包括一具有一凹陷的斜面区的基板,及分别位于该基板的两相反端的第一、二结合组,该第一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一端相间隔同向延伸的一第一嵌接板及一第一凸伸板,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嵌接板的自由端的第一嵌接部,该第二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的另一端相间隔同向延伸的一第二嵌接板及一第二凸伸板,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嵌接板的自由端的第二嵌接部。借此,而可使所述壁板相互组合形成阶层态样,并借由该第一、二结合组及该二板体的基板界定出一可供螺钉隐藏式地穿设的容置空间,以达到装设更牢固、组装美观的功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壁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壁板
技术介绍
参阅图1,现有的组合式壁板1是包括多数可彼此相互搭接的板体11,每一板体11包括一基板111,于该基板111上凹陷形成有多数个固接槽110,且于该基板111的一端连接有一可相对应叠设容置于该固接槽110内而呈槽状的扣接部112。当将现有的组合式壁板1的板体11彼此相互搭接,并贴覆固定于一墙壁2上时,是使另一板体11’的扣接部112’,叠合搭接于该板体11其中的一固接槽110内,并借由将螺钉3由外部直接穿设于另一板体11’的扣接部112’及该板体11的固接槽110,借以将所述板体11、11’彼此固定地搭接于该墙壁2上。并且再利用螺钉3对应地由外部穿设于每一固接槽110内,以使所述板体11、11’可以被固定于该墙壁2上,使用者依照需求而搭接多数片板体11,就可组合成一大范围的装饰壁面。但是当现有的壁板1在固定于该墙壁2上时,由于所述螺钉3是直接穿设而外露于所述板体11的板面外,不但破坏了该组合式壁板1原有的整体外观设计而显得不美观,更易由于长期使用后螺钉3生锈,产生污渍而污染板体11的表面,而易于显得老旧、脏污,再者,在所述板体11、11’彼此相互搭接时,由于另一板体11’的扣接部112’是直接叠设于该板体11的固接槽110内,会产生一肉眼可辨视的搭接边113,不但不美观,而使得搭接组装后的壁板1缺乏整体感,仍可看出是由多数板体11搭接拼装而成,并且容易于搭接边113的部位累积污垢,形成不容易清理等问题。综上所述,现有的壁板1在组装固定时不但由于螺钉3外显造成不美观且缺乏装饰性的缺点,更由于搭接边113也是外露显出,而造成壁面外观的整体性与装饰性不佳,其可应用的范畴有限,而亟待相关业者更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组装时能隐藏衔接、固定部位,整体性佳且造型美观的组合式壁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组合式壁板包括多数板体,每一板体包括一基板,及分别接设于该基板的两相反端的一第一结合组及一第二结合组,该基板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反向于该外表面的贴设面,该外表面上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往该贴设面逐渐倾斜的斜面区,该第一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的一端同向延伸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的贴设面的一第一嵌接板及一第一凸伸板,以及一形成有一凹槽而设置于该第一嵌接板的第一嵌接部,该第二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的另一端同向延伸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的贴设面的一第二嵌接板及一第二凸伸板,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嵌接板的自由端且形成有一卡制空间的第二嵌接部。当一板体的第一结合组与另一板体的第二结合组彼此相互结合时,是使该第一结合组的第一凸伸板相对应地卡制于另一板体的第二嵌接部的卡制空间内,同时,另一板体的第二凸伸板是可相对应地嵌设于该第一嵌接部的凹槽内,且由该第一结合组、该第二结合组及该二板体的基板可界定出一概呈矩形的容置空间。本技术的有益功效是:借由该第一、二结合组及该二板体的基板界定出一可供螺钉隐藏式地钉设固定该板体的容置空间,而使得该组装式壁板具有组装后的整体性及装饰性,且借由该斜面区的设计,而可在组合时产生阶层连续延伸的效果,达到装设更牢固、组装美观的功效,而应用范围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现有组合式壁板的组装态样。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组合式壁板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态样。图3是一侧视图,配合说明图2。图4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板体的第一、二结合组的态样。图5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二结合组的组装态样。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态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测试用探针-->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表示。如图2、3、4所示,本技术组合式壁板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多数可彼此相互组接而贴覆设置于一欲装饰墙壁(于本图中未显示)的壁面上的板体4。每一板体4包括一基板40、分别接设于该基板40的两相反端的第一、二结合组41、42,及一斜向延伸而设置于该第一结合组41与该基板40间的支撑板43,如图3中所示,位于该基板40的左侧者为该第一结合组41,而位于该基板40的右侧者为该第二结合组42,且每一板体4可借由该第一、二结合组41、42而相对应地与其它板体4组合搭接。该基板40具有一用以装饰墙壁2而显露于外的外表面401,及一反向于该外表面401而用以贴覆设置于墙壁2的贴设面402,该基板40的外表面401上凹陷形成有一往该贴设面402逐渐倾斜的斜面区403,该第一结合组41具有由该基板40的一端同向延伸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40的贴设面402的一第一嵌接板412及一第一凸伸板411,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嵌接板412而形成有一凹槽410的第一嵌接部413,该第一嵌接部413具有一由该第一嵌接板412先向下弯折,再往远离该基板40方向延伸而概呈往左侧90度方向偏转L形的第一板片414,且由该第一板片414及该第一嵌接板412可界定出该凹槽410。该第二结合组42具有由该基板40的另一端同向延伸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40的贴设面402的一第二嵌接板422及一第二凸伸板421,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嵌接板422的自由端而形成有一卡制空间420的第二嵌接部423,该第二嵌接部423具有一由该第二嵌接板422先向上弯折后,再与水平面概呈15度倾斜角而往下倾斜地往远离该基板40方向延伸,而概呈往右侧90度方向偏转的L形的第二板片424,且由该第二板片424与该第二嵌接板422的延伸线(如图3、4中的假想线所示)可界定出该卡制空间420。该支撑板43是一端连接于该基板40的一端且是邻近于该贴设面402处,而往上斜向延伸地连接于该第一嵌接板412,该支撑板43、该基板40与该第一嵌接板412围绕界定出一截面为三角形的柱状空间45,借此而能够分散施加于该第一嵌接板412的外表面的应力,以保有较佳的抗压、承重耐性,而可支撑该第一嵌接板412不致受压弯曲。如图5,并配合图4所示,当将二板体4、4’彼此组装时,是使其中一板体4(见图5中位于右侧的板体4)的第一结合组41与另一板体4’(见图5中位于左侧的板-->体4’)的第二结合组42’彼此相互结合,而使该板体4、4’的贴设面402、402’是贴设于该墙壁2上,并可事先以多数螺钉3将另一板体4’的第二嵌接板422’穿钉固定于该墙壁2上,接着,再使板体4的第一凸伸板411相对应地穿伸卡制于另一板体4’的第二嵌接部423’的卡制空间(因图5的视角限制,因此请配合参见图4的第二结合组42的卡制空间420)内,并使另一板体4’的第二凸伸板421’相对应地嵌设于板体4的第一嵌接部413的凹槽(同上,请配合参见图4的第一结合组41的凹槽410)内,由于该第二嵌接部423’的第二板片424’的顶部是具有些微倾斜角度而向下延伸,因此,在将该第一凸伸板411穿伸于该卡制空间420内后,该第一凸伸板411就会受到另一板体4’的第二板片424’的顶部压迫而牢固地卡制于墙壁2的壁面与该第二板片424’间,并且,借由该板体4的支撑板43的设置,而能增强组装后的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壁板,包括多数可相互组合的板体,其特征在于:    每一板体包括一基板,及分别接设于该基板的两相反端的一第一结合组及一第二结合组,该基板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反向于该外表面的贴设面,该外表面上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往该贴设面逐渐倾斜的斜面区,该第一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的一端同向延设,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的贴设面的一第一嵌接板及一第一凸伸板,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嵌接板的自由端而形成有一凹槽的第一嵌接部,该第二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的另一端同向延设伸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的贴设面的一第二嵌接板及一第二凸伸板,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嵌接板的自由端且形成有一卡制空间的第二嵌接部;    其中每一板体的第一结合组的第一凸伸板是可相对应地卡制于另一板体的第二嵌接部的卡制空间内,且每一板体的第二凸伸板是可相对应地嵌设于另一板体的该第一嵌接部的凹槽内,并使每一板体的第一结合组、另一板体的该第二结合组及二者的板体的基板共同界定出一概呈矩形的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壁板,包括多数可相互组合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板体包括一基板,及分别接设于该基板的两相反端的一第一结合组及一第二结合组,该基板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反向于该外表面的贴设面,该外表面上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往该贴设面逐渐倾斜的斜面区,该第一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的一端同向延设,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的贴设面的一第一嵌接板及一第一凸伸板,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嵌接板的自由端而形成有一凹槽的第一嵌接部,该第二结合组具有由该基板的另一端同向延设伸且彼此相间隔而分别平行该基板的贴设面的一第二嵌接板及一第二凸伸板,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嵌接板的自由端且形成有一卡制空间的第二嵌接部;其中每一板体的第一结合组的第一凸伸板是可相对应地卡制于另一板体的第二嵌接部的卡制空间内,且每一板体的第二凸伸板是可相对应地嵌设于另一板体的该第一嵌接部的凹槽内,并使每一板体的第一结合组、另一板体的该第二结合组及二者的板体的基板共同界定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耀
申请(专利权)人:强屋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