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碳化硅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26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碳化硅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换热器包括基体和换热体。基体内部具有容纳空腔。换热体具有相互倾斜、互不连通且能热交换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换热体设于容纳空腔中并与基体内壁具有间隙,第一流道与基体内壁构成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流道与基体内壁构成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相互独立。基体具有连通第一换热通道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基体具有连通第二换热通道的热冷媒介进口和热冷媒介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传统换热器强度低、安全性能差、耐高温高压能力弱和导热性能不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碳化硅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碳化硅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换热器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动力、核能和其他工业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这其中石墨换热器石墨易脆裂,强度低,耐高温高压能力不强;搪瓷换热器耐温差急变性能低,存在爆瓷问题;氟塑料换热器导热性能不强,耐高温高压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解决传统换热器强度低、安全性能差、耐高温高压能力弱和导热性能不强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换热器,解决现有碳化硅换热器管板和换热管易高温高压失效变形断裂、安装复杂不易拆卸清洗、密封复杂易密封泄漏和售后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解决现有换热系统使用寿命低和耐高温高压能力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基体和换热体;基体内部具有容纳空腔;换热体具有相互倾斜且互不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被构造为用于与第一流道发生热交换;换热体设置于容纳空腔中并与基体的内壁具有间隙,第一流道与基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流道与基体的内壁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换热体;所述基体内部具有容纳空腔;所述换热体具有相互倾斜且互不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一流道发生热交换;所述换热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中并与所述基体的内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基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基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互独立;所述基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基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热冷媒介进口和热冷媒介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换热体;所述基体内部具有容纳空腔;所述换热体具有相互倾斜且互不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一流道发生热交换;所述换热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中并与所述基体的内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基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基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互独立;所述基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基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热冷媒介进口和热冷媒介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压盖、第一钢衬管箱、第二钢衬管箱和换热器壳体,所述压盖、所述第一钢衬管箱、所述换热器壳体和所述第二钢衬管箱依次连接;所述换热器壳体、所述第一钢衬管箱和所述第二钢衬管箱的内壁共同构成所述容纳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体包括多个换热部,所述换热部相对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多个所述换热部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换热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换热部具有相互倾斜且互不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相互连通构成所述第一流道,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构成所述第二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内部沿所述换热部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贯穿所述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换热部内部沿垂直所述换热部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贯穿所述换热部的周壁,多个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相互独立。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