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性硬涂膜以及防眩性硬涂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眩性硬涂膜以及防眩性硬涂膜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褪色性等的防眩性硬涂膜以及这样的防眩性硬涂膜的有效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平板(tablet)型终端或汽车导航等的显示器中,出现了外部光在画面显示面中进行反射而难以辨认显示图像的问题。另一方面,使这些显示器显示黑色时,出现了画面显示面看起来褪色的现象(以下称为褪色性),伴随着近年来的显示器的大型化,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因此,作为解决该外部光反射的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使用具有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材料的技术。即,在该防眩性硬涂层中,在形成硬涂层时,有利用物理方法使硬涂层的表面粗糙化的方法;在硬涂层形成用的硬涂剂中混入填料的方法;在硬涂层形成用的硬涂剂中混入不相溶的两种成分,利用它们的相分离(phaseseparation)的方法等。这些对策均将硬涂层的表面、即硬涂层的与塑料基材相反侧的面作为硬涂层的表面(以下相同),并通过在该表面上形成微小的凹凸,从而抑制外部光的正反射,防止荧光灯等外部光的投影。例如,提出了一种在透明基材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性硬涂膜,其为在塑料基材的表面上具备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层为来自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厚度为8μm以下的防眩性硬涂层,所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含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作为(A)成分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为5~25质量份的作为(B1)成分的二氧化硅颗粒、为3~30质量份的作为(B2)成分的高折射率颗粒、以及为4~25质量份的作为(B3)成分的树脂颗粒;并且,所述二氧化硅颗粒从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与塑料基材相反侧的表面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3 JP 2017-1158061.一种防眩性硬涂膜,其为在塑料基材的表面上具备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层为来自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厚度为8μm以下的防眩性硬涂层,所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含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作为(A)成分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为5~25质量份的作为(B1)成分的二氧化硅颗粒、为3~30质量份的作为(B2)成分的高折射率颗粒、以及为4~25质量份的作为(B3)成分的树脂颗粒;并且,所述二氧化硅颗粒从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与塑料基材相反侧的表面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颗粒为粉碎二氧化硅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1~10μm的范围内的值。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1000nm的范围内的值。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高昌也,星野弘气,佐佐木遼,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