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01825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长间隙放电技术,具体涉及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COMSOL软件建立棒电极间隙模型;步骤2、确定放电路径及其长度d;步骤3、设置等效流注空间电荷;步骤4、设置边界条件,赋予模型材料属性;步骤5、划分网格并计算棒电极表面最大电位U;步骤6、计算间隙特性函数R;步骤7、计算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长间隙放电
,尤其涉及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的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是以大量长间隙试验数据为基础的,长间隙放电特性复杂,是高压输变电工程长期关注的基础问题,其中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目前,我国采用间隙放电试验方法获得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试验时间成本大,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如何更合理地设计棒电极间隙放电试验是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合理计算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试验设计,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仿真计算棒电极间隙间隙特性函数,根据连续先导起始模型与放电电压计算模型有效计算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方法,以更好地设计间隙放电试验,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COMSOL的棒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COMSOL软件建立棒电极间隙模型;步骤2、确定放电路径及其长度d;步骤3、设置等效流注空间电荷;步骤4、设置边界条件,赋予模型材料属性;步骤5、划分网格并计算棒电极表面最大电位U;步骤6、计算间隙特性函数R;步骤7、计算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U50。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COMSOL软件建立棒电极间隙模型;步骤2、确定放电路径及其长度d;步骤3、设置等效流注空间电荷;步骤4、设置边界条件,赋予模型材料属性;步骤5、划分网格并计算棒电极表面最大电位U;步骤6、计算间隙特性函数R;步骤7、计算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U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的实现包括建立三维静电场模型,选择研究类型为稳态搭建棒电极间隙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OMSOL的棒电极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嘉辰王力农宋斌张秋实方雅琪李恩文侯显洲蔡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