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00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步装置及汽车,包括一传动轴、套设于传动轴上的齿轮毂、与齿轮毂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通过齿毂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齿毂的外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避让槽,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一啮合齿轮,以及依序套设于第一啮合齿轮外周的内锥环、中间环与第一外锥环,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二啮合齿轮及设于第二啮合齿轮靠近齿毂一端的第二外锥环,每个避让槽内均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以及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作用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远离第一定位孔的一端与用于对齿毂进行防护的齿套相卡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同步装置能够避免倒挡打齿及传动系统冲击,提高了换挡装置换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步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私家车的保有量在连年上升,汽车消费者不仅对汽车有使用性的要求,对其NVH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地要求,变速箱为汽车内部进行速度调控的重要部件,在实际汽车速度调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同步装置作为变速箱内的核心调控装置,是改善汽车变速器换挡性能的主要零部件,对实现平顺、无冲击换挡,以及提高齿轮与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目前常用的手动变速器的前进挡均涉及有相应的同步装置。现有技术中,目前绝大部分手动变速器前进挡均设计有同步装置,然而该手动变速器的倒挡却未设置对应的同步装置,因此挂倒档时,在踩下离合器踏板,切断发动机动力后,由于变速箱自身的惯性,旋转的输出轴倒档齿轮与待啮合倒档惰轮因为没有同步旋转,而出现打齿及传动系统冲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能够避免倒挡打齿及传动系统冲击的同步装置及汽车,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同步装置,包括一传动轴、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齿轮毂、与所述齿轮毂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通过齿毂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齿毂的外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避让槽,所述齿毂的侧边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齿毂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一啮合齿轮,以及依序套设于所述第一啮合齿轮外周的内锥环、中间环与第一外锥环,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二啮合齿轮及设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靠近所述齿毂一端的第二外锥环,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齿盘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齿盘的第二限位孔,所述中间环靠近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配合作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内锥环靠近所述齿毂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作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外锥环及所述第二外锥环靠近所述齿毂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避让槽配合作用的第三限位块,每个所述避让槽内均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作用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端与用于对所述齿毂进行防护的齿套相卡接。本技术提出的同步装置,通过设置的所述传动轴、所述齿轮毂、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齿毂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当需要使用所述同步装置时,将所述齿轮毂、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齿毂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依序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并将连接完成的所述同步装置与换挡装置传动链接,当踩下离合器踏板,切断发动机动力后,旋转的输出轴倒档齿轮在同步装置的作用下与待啮合的倒档惰轮转速同步,以防止啮合时出现齿间冲击的状况。由于所述同步装置能够确保旋转输出轴倒档齿轮与待啮合的倒档惰轮转速同步,解决了倒挡打齿及传动系冲击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倒档齿轮的使用寿命及变速箱寿命,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设有设有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顶部卡设有一钢球,所述钢球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所述钢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弹簧及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定位弹簧位于所述钢球远离所述定位块顶部的一端,且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二定位弹簧位于所述定位块靠近所述齿套的一端,所述齿套上设有若干花键,靠近所述避让槽的所述花键上开设有与所述钢球相卡接的卡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弹簧、所述钢球及所述第二定位弹簧为一体化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锥环与所述第二外锥环的内环面及靠近所述齿毂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若干沿径向分布的外齿,所述外齿的端部与所述中间环的外周相抵靠。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及所述避让槽的数量均为3,3个所述定位块与3个所述避让槽相卡接,且形状均为凸字形。进一步地,所述齿毂的侧边上开设有3对均匀分部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内锥环靠近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一侧设有3对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卡合的第一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内锥环的内周与外周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减重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孔及所述第二限位孔的数量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齿轮毂配合作用的限位柱,所述传动轴为阶梯状,且所述传动轴设有用于对所述齿轮毂、所述齿毂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一种汽车,包括换挡装置,还包括上述的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与所述换挡装置传动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同步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同步装置的爆炸视图;图5为图4所述的同步装置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4所述的同步装置中第一外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4所述的同步装置中齿毂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述的同步装置中齿毂的主视图。主要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由于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良好的金属加工特性,并且不锈钢材质的材料价格低廉,因此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所述同步装置包括一传动轴10、套设于所述传动轴10上的齿轮毂20、与所述齿轮毂20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30,以及通过齿毂40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0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50。进一步地,所述齿毂40的外周开设有3对均匀分布的避让槽41,所述避让槽41为凸字形。其中,每个所述避让槽41内均设有一第一定位孔42,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孔42配合作用的定位组件43,所述定位组件43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孔42的一端与用于对所述齿毂40进行防护的齿套45相卡接。可以理解的,所述定位组件43的数量也为3对,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避让槽41及所述定位组件43的数量还可以为4对或其他值。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43包括一用于与所述避让槽41相卡合的定位块431,所述定位块431为凸字形。所述定位块431的顶部设有设有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42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顶部卡设有一钢球432,所述钢球43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所述钢球43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弹簧433及第二定位弹簧434,所述第一定位弹簧433、所述钢球432及所述第二定位弹簧434为一体化成型,提高了所述定位组件43中各元件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简化了所述定位组件43的加工步骤,降低了所述定位组件43的生产成本。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动轴、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齿轮毂、与所述齿轮毂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通过齿毂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齿毂的外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避让槽,所述齿毂的侧边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齿毂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一啮合齿轮,以及依序套设于所述第一啮合齿轮外周的内锥环、中间环与第一外锥环,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二啮合齿轮及设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靠近所述齿毂一端的第二外锥环,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齿盘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齿盘的第二限位孔,所述中间环靠近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配合作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内锥环靠近所述齿毂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作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外锥环及所述第二外锥环靠近所述齿毂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避让槽配合作用的第三限位块,每个所述避让槽内均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作用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端与用于对所述齿毂进行防护的齿套相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动轴、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齿轮毂、与所述齿轮毂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通过齿毂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齿毂的外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避让槽,所述齿毂的侧边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齿毂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一啮合齿轮,以及依序套设于所述第一啮合齿轮外周的内锥环、中间环与第一外锥环,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一第二啮合齿轮及设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靠近所述齿毂一端的第二外锥环,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齿盘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齿盘的第二限位孔,所述中间环靠近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配合作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内锥环靠近所述齿毂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作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外锥环及所述第二外锥环靠近所述齿毂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避让槽配合作用的第三限位块,每个所述避让槽内均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作用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端与用于对所述齿毂进行防护的齿套相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设有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顶部卡设有一钢球,所述钢球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所述钢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弹簧及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定位弹簧位于所述钢球远离所述定位块顶部的一端,且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二定位弹簧位于所述定位块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旗王俊焦志斌杜天义易忠新乔虹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