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东生专利>正文

一种弹簧板及旋转式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93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板及旋转式内燃机,属于内燃机领域,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连接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端,第一卡接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第二卡接部具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的轴心线与第一卡接部的中心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弹簧板能够应用于活塞内燃机的活塞轴组件中,用于对芯架和动螺旋套进行固定,能够防止芯架与动螺旋套之间产生晃动,进而改善活塞或活塞轴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板及旋转式内燃机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簧板及旋转式内燃机。
技术介绍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燃油、燃气点燃式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现在普遍应用的点燃式发动机,仍然遵循着奥拓循环,即进气、压气、做功及排气四个冲程,压缩的混合气体的燃烧方式由火花塞电极放电,点燃混合气燃烧,四个冲程的气缸内容积变化,是由曲柄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来实现的,点燃式发动机四冲程工作原理是,进气冲程开始时,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气缸内活塞上方形成一定真空度,于是,可燃混合气经进气歧管、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当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压缩冲程,在进气冲程终了时,活塞自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气缸容积的不断缩小,其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为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板,其能够应用于活塞内燃机的活塞轴组件中,用于对芯架和动螺旋套进行固定,能够防止芯架与动螺旋套之间产生晃动,改善活塞或活塞轴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的旋转式内燃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板,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中心线平行。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一曲部和第二曲部,所述第一曲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曲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部连接,所述第一曲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曲部围成所述安装孔。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曲部对应的圆心角大于300度,所述第二曲部的外侧朝向所述连接部设置,且所述第二曲部与所述连接部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板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呈矩形。基于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内燃机,包括外缸体、内缸体、活塞轴组件和如上所述的弹簧板,所述内缸体与所述外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内缸体绕其轴心线相对于所述外缸体转动,且所述内缸体的轴心线与所述外缸体的轴心线错开设置,所述内缸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缸体的内侧壁相切;所述活塞轴组件包括活塞装配体和螺旋架,所述活塞装配体安装于所述螺旋架,所述螺旋架位于所述内缸体内,所述螺旋架与所述外缸体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架绕其轴心线相对于所述外缸体转动,且所述螺旋架与所述外缸体同轴设置,所述活塞装配体远离所述螺旋架的一端伸出所述内缸体,且所述活塞装配体远离所述螺旋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缸体的内侧壁,所述弹簧板安装于所述活塞轴组件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轴组件包括轴杆、键、芯架、动螺旋套、静螺旋套和活塞装配体;所述芯架设置有轴杆孔,所述轴杆设置于所述轴杆孔的内部,所述键设置于所述轴杆孔的内部,且所述轴杆与所述键静配合;所述动螺旋套和所述静螺旋套均设置于所述芯架的两端,所述轴杆伸出所述动螺旋套和所述静螺旋套;所述活塞装配体设置于所述芯架的侧壁;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动螺旋套,所述第二卡接部安装于所述芯架。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杆垂直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中心线经过所述轴杆的轴心线。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板分别位于所述轴杆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弹簧板位于所述轴杆的同一直径上。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的轴心线与所述轴杆的轴心线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弹簧板能够应用于活塞内燃机的活塞轴组件中,用于对芯架和动螺旋套进行固定,能够防止芯架与动螺旋套之间产生晃动,进而改善活塞或活塞轴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弹簧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旋转式内燃机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旋转式内燃机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旋转式内燃机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分割块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活塞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活塞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活塞装配体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第一三角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活塞装配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内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C形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外缸体、内缸体和活塞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01-旋转式内燃机;010-活塞轴组件;101-轴杆;102-键;103-轴杆孔;100-芯架;110-动螺旋套;111-第一密封圈;121-第二密封圈;120-静螺旋套;130-弹簧;131-拉簧座;132-长孔;133-拉钩;140-伞型齿轮;200-活塞装配体;210-活塞;211-活塞本体;212-活塞顶盖;220-阀体组件;221-阀门顶盖;222-阀体;223-阀门芯;224-阀套;225-空心螺栓;226-轴承;227-换气轴;230-第一三角板组件;231-第一三角板;232-第二三角板;233-第三三角板;234-第一气孔;240-第二三角板组件;241-第四三角板;242-第五三角板;243-第六三角板;244-第二气孔;251-进气管;252-出气管;253-斜对孔;254-进气口;255-出气口;260-平衡组件;261-第一杠杆;262-第二杠杆;263-第一杆体;264-插接件;265-第一连接孔;266-第二杆体;267-卡嵌件;268-第二连接孔;271-平衡凸轮;272-连接杆;273-凸轮槽;280-弹簧板;281-连接孔;282-第一卡接部;283-连接部;284-第二卡接部;285-安装孔;286-第一曲部;287-第二曲部。300-内缸体;310-左内端盖;320-右内端盖;330-C形套;331-第一缺口端;332-第二缺口端;333-开口;340-密封弹性片;350-补偿扇形块;360-半柱轴;400-外缸体;410-火花塞;420分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中心线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中心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一曲部和第二曲部,所述第一曲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曲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部连接,所述第一曲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曲部围成所述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部对应的圆心角大于300度,所述第二曲部的外侧朝向所述连接部设置,且所述第二曲部与所述连接部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呈矩形。6.一种旋转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体、内缸体、活塞轴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弹簧板,所述内缸体与所述外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内缸体绕其轴心线相对于所述外缸体转动,且所述内缸体的轴心线与所述外缸体的轴心线错开设置,所述内缸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缸体的内侧壁相切;所述活塞轴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生史纪元
申请(专利权)人:陈东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