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73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包括挡板和多个张拉锥台,张拉锥台为多个,所有的张拉锥台固定在挡板的后侧面上,所有的张拉锥台的位置和间距均与梁端的钢绞线位置相对应;张拉锥台的端面与钢绞线张拉方向垂直;张拉锥台上开设有第一钢绞线穿过孔,挡板与第一钢绞线穿过孔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钢绞线穿过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保证了封锚混凝土的质量;利于后期封锚作业;预制梁体的端部不存在接茬;节约了施工成本;安装、拆卸方便省力,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
本技术涉及路桥施工中后张法梁体预制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封锚方法由于使用模板较多、固定困难,导致梁端漏浆涨模现象比较普遍,混凝土难以振捣密实,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理不好、外观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用以解决现有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包括挡板和多个张拉锥台,其中:所述张拉锥台为多个,所有的所述张拉锥台固定在所述挡板的后侧面上,所有的所述张拉锥台的位置和间距均与梁端的钢绞线位置对应;所述张拉锥台的端面与钢绞线张拉方向垂直;所述张拉锥台上开设有第一钢绞线穿过孔,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钢绞线穿过孔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钢绞线穿过孔。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彼此平行的固定孔,所有的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述张拉锥台的轴线垂直。优选的,所述张拉锥台的数量与梁端锚具的数量相同。优选的,所述张拉锥台的根部和所述张拉锥台的端面均设置有圆滑过渡。优选的,所述张拉锥台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张拉锥台的高度沿从上向下的方向线性减小。优选的,所述挡板和所述张拉锥台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挡板和所述张拉锥台铸造为一体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预制梁体时,使用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布置在预制梁体的端部,并且使得挡板朝向预制梁体的侧面与封锚后的梁体的断面平齐,从而使得挡板与预制梁体之间的空间(除去张拉锥台所占用的空间)随梁体同时预制出来,从而保证了封锚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通过张拉锥台的设置,预制梁体的两端形成安装千斤顶等张拉用的设备的张拉凹槽,满足后张法的施工要求;在T型梁等预制梁体预制后梁端顺桥向(沿梁的长度方向上)不存在混凝土接茬,从而大大提高了预制梁体整体外观形象;封锚时,只对张拉锥台对应的张拉凹槽进行混凝土浇筑,大大减少了封锚工作量,提高了封锚工作效率,同时封锚时只使用面积较小的平模,节约了施工成本;相比传统封锚模板装拆灵活,操作方便,拼拆快速省力,施工速度比传统封锚快7~8倍(传统封锚要支立底模、两侧模、和端头模板四块;采用本技术进行封锚只需在两端支立一块即可)。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的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采用图1的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预制的预制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现有技术的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的主视图;图5为采用图4的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预制的预制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挡板;11、第二钢绞线穿过孔;12、固定孔;2、张拉锥台;21、第一钢绞线穿过孔;22、上侧;23、下侧;24、根部;25、端面;3、预制梁体;31、张拉凹槽;32、现有封锚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参见图1、图2和图3,其包括挡板1和多个张拉锥台2,其中:张拉锥台2为多个,所有的张拉锥台2固定在挡板1的后侧面上,所有的张拉锥台2的位置与间距均与梁端钢绞线位置对应;张拉锥台2的端面与钢绞线张拉方向垂直;张拉锥台2上开设有第一钢绞线穿过孔21,挡板1与第一钢绞线穿过孔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钢绞线穿过孔11。预制梁体3时,使用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布置在预制梁体3的端部,并且使得挡板1朝向预制梁体3的侧面与封锚后的梁体的断面平齐,从而使得挡板1与预制梁体3之间的空间(除去张拉锥台2所占用的空间)随梁体同时预制出来,从而保证了封锚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通过张拉锥台2的设置,预制梁体3的两端形成安装千斤顶等张拉用的设备的张拉凹槽31,满足后张法的施工要求;在T型梁等预制梁体3预制后梁端顺桥向(沿梁的长度方向上)不存在混凝土接茬,从而大大提高了T梁整体外观形象;封锚时,只对张拉锥台2对应的张拉凹槽31进行混凝土浇筑,大大减少了封锚工作量,提高了封锚工作效率,同时封锚时只使用面积较小的平模,节约了施工成本;相比现有的封锚模板,参见图4和图5,装拆灵活,操作方便,拼拆快速省力,施工速度比传统封锚快7~8倍(传统封锚要支立底模、两侧模、和端头模板四块;采用本技术进行封锚只需在两端支立一块即可)。图4中剖面线区域为现有封锚范围32。图3中的剖面线区域为本技术的封锚范围。另外,通过设置的张拉锥台2,锥台的宽度沿远离锥台的根部24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利于张拉锥台2从张拉凹槽31内脱出,利于预制梁板结束后的脱模,保证了较高的施工效率。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挡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彼此平行的固定孔12,所有的固定孔12的轴线与张拉锥台2的轴线垂直。为了保证预制梁板的强度,通常浇筑在预制梁板内的成簇的钢绞线沿直线布置,后张拉工序进行时,通过千斤顶等张拉设备对成簇的钢绞线进行张拉,此时需要预留出来装千斤顶的张拉凹槽31,因此,张拉凹槽31的位置应当与成簇的、沿直线布置的钢绞线的布置位置对应,而张拉凹槽31又是由张拉锥台2浇筑时形成的,因此在上述位置设置张拉锥台2,符合后张法的施工需要;另外张拉锥台2的端面25垂直钢绞线,即张拉凹槽31垂直钢绞线,使得安装在张拉凹槽31内的千斤顶等张拉设备的张拉方向与钢绞线的张拉方向一致。通过螺栓等固定件穿入固定孔12,可以将挡板1与基础、预制梁体3的腹板模板和翼板模板等进行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另外,张拉锥台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张拉的位置进行灵活设定,以保证广适用范围,如图3所示,张拉锥台2的数量为三个。另外,张拉锥台2的根部24和张拉锥台2的端面25均设置有圆滑过渡。以进一步利于张拉锥台2从张拉凹槽31内脱出,以保证张拉凹槽31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同时又保证了高的施工效率。另外,由于张拉锥台2高度大,因此其重量较大,此时将张拉锥台2设置为中空结构,以减少材料的使用,减轻了本技术的体积和重量,方便施工,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张拉锥台2的高度沿从上向下的方向线性减小。该设置使得张拉锥台2的端面、张拉凹槽31的底部为斜面,使用时,将本技术安装撑张拉锥台2高的一侧位于上方,本技术脱模时,张拉锥台2的下侧的接触面积小与张拉凹槽31之间的结合力较小,张拉锥台2的上侧22的接触面积大与张拉凹槽31之间的结合力较大,而本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重量,在其自重下,张拉锥台2的上侧22能够轻松分离,而张拉锥台2的下侧23由于受自重作用相对不好分离,因此将张拉锥台2的下侧23的高度设置成小于张拉锥台2的上侧22的高度,从而利于张拉锥台2从张拉凹槽31内脱出,避免脱出时造成破坏张拉凹槽31的混凝土,保证张拉凹槽31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同时又保证了高的施工效率。另外,挡板1和张拉锥台2一体成型。由于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因此,通常使用钢制成,当采用钢制成时,为了制备方便,将挡板1和张拉锥台2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备。作为上述一体成型的一种方式:挡板1和张拉锥台2铸造为一体结构。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和多个张拉锥台,其中:所述张拉锥台为多个,所有的所述张拉锥台固定在所述挡板的后侧面上,所有的所述张拉锥台的位置和间距均与梁端的钢绞线位置对应;所述张拉锥台的端面与钢绞线张拉方向垂直;所述张拉锥台上开设有第一钢绞线穿过孔,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钢绞线穿过孔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钢绞线穿过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和多个张拉锥台,其中:所述张拉锥台为多个,所有的所述张拉锥台固定在所述挡板的后侧面上,所有的所述张拉锥台的位置和间距均与梁端的钢绞线位置对应;所述张拉锥台的端面与钢绞线张拉方向垂直;所述张拉锥台上开设有第一钢绞线穿过孔,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钢绞线穿过孔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钢绞线穿过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彼此平行的固定孔,所有的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述张拉锥台的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法预应力梁体梁端封锚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华黄道军关宏涛杨书宇王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