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68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包括市政路面本体,所述市政路面本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沥青面层、联结层、混凝土基层、底基层和砂砾垫层,所述砂砾垫层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素土夯实路基,且砂砾垫层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底基层,所述底基层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混凝土基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钢筋网能够避免市政路面本体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发生开裂的现象,由于市政路面本体的中部位置偏高,能够对市政路面本体进行防水处理,由于乳化沥青透层和联结层的作用,能够阻挡雨水的渗透,避免雨水对素土夯实路基的浸泡,设置了净化机构,壤土池内的绿色植物能够对汽车尾气和其它有害废气进行吸收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铺建
,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网络越来越发达,需要的市政工程道路的铺建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转换与性能恢复的路面结构.(授权公告号CN101768914B),该专利技术能够从原破损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到未损坏半刚性与冷再生半柔性基层的组合方式,从破损面层到功能恢复甚至提高的面层,使沥青路面已损坏的半刚性基层及破坏面层实现结构转换,路面性能得到恢复甚至提高,修复后的路面高温稳定性能好、水损害少,可有效防止、组织或减缓基层开裂,通过冷再生方式不仅使原沥青路面材料的可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节约了资源,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与表面磨耗层的粘接材料,能够起到很好的粘接作用,还能防止雨水的渗入,起到保护沥青路面下面层的作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路面结构实验系统及所用反力地基的构建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2943428B),该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在路面结构试验机上设置有移动轮,并在反力地基上设置倒T形槽,倒T形槽与路面结构试验机相配合,使路面结构试验机能沿倒T形槽移动或与倒T形槽固定,扩大测试区域,更全面的测试出路面材料和所设计的路面结构应用于实际道路时的性能。但是,该装置没有设置钢筋网,不能配合着混凝土基层对市政路面本体的强度进行加强,不能避免市政路面本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生开裂的现象,没有对市政路面本体进行防水处理,在雨水的天气到临时,不能避免市政路面本体发生积水的现象,不便于路上行人的行驶,可能会发成积水的飞溅,影响行驶安全,没有设置净化机构,不能对市政路面上的汽车尾气和其它有害废气进行净化,不能降低大气污染,会加快温室效应的产生,恶化空气环境。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包括市政路面本体,所述市政路面本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沥青面层、联结层、混凝土基层、底基层和砂砾垫层,所述砂砾垫层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素土夯实路基,且砂砾垫层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底基层,所述底基层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联结层,所述联结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包括乳化沥青透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面层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乳化沥青透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所述乳化沥青透层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所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下表面与联结层紧压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乳化沥青透层的厚度为6-7cm,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10-12cm,所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为0.8-1c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市政路面本体包括Ⅰ段路面和Ⅱ段路面,所述Ⅰ段路面包括第一外车道和第二内车道,所述Ⅰ段路面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车道,且Ⅰ段路面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外车道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车道,所述Ⅱ段路面包括第三内车道和第四外车道,所述Ⅱ段路面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内车道,且Ⅱ段路面的上表面靠近第三内车道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四外车道。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市政路面本体的上表面中部位置高于市政路面本体上表面两侧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内车道和第三内车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斑马线。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车道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井盖,且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外车道的水平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市政路面本体的前后两侧均紧压贴合有第一路缘石,所述第一路缘石的一侧紧压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的一侧紧压设置有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所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硬化垫层,所述硬化垫层的上表面贴合有透水砖,所述透水砖的一侧紧压贴合有第二路缘石,所述硬化垫层为干性水泥与沙子的混合物,所述第二路缘石和第一路缘石采用花岗岩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壤土池、壤土和绿色植物,所述壤土池的内部设置有壤土,所述壤土的内部放置有绿色植物。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Ⅰ段路面和Ⅱ段路面的内部靠近混凝土基层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括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的一侧垂直连接有横向钢筋,且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通过扎丝绑扎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壤土池为空心砖砌筑而成,所述绿色植物为凤尾竹的植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了钢筋网,配合着混凝土基层、底基层和砂砾垫层对市政路面本体的强度进行加强,由于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绑扎在一起,增加了市政路面本体的抗拉和抗压能力,能够避免市政路面本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表面发生开裂的现象,由于市政路面本体的中部位置偏高,能够对市政路面本体进行防水处理,在雨水的天气到临时,雨水顺着中部位置处向两侧边缘位置处移动,进而避免了市政路面本体发生积水的现象,便于路上车辆的行驶,也不会发生积水的飞溅,保证路上行人的人身安全,通过设置了沥青面层,能够降低或减小市政路面本体上车辆对混凝土基层的压力,由于乳化沥青透层和联结层的作用,能够阻挡雨水的渗透,避免雨水对素土夯实路基的浸泡,避免了素土夯实路基发生下陷的现象,延长市政路面本体的使用寿命,便于市政路面本体的维护和保养,通过设置了净化机构,壤土池内的绿色植物能够对市政路面上的汽车尾气和其它有害废气进行吸收净化,能够降低大气污染,进而减缓温室效应,营造良好的环境,避免对路上行人的口鼻造成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基于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提高了市政路面本体的使用寿命,防水性能较好,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中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中市政路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中沥青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市政路面本体;101、Ⅰ段路面;1011、第一外车道;1012、第二内车道;102、Ⅱ段路面;1021、第三内车道;1022、第四外车道;2、斑马线;3、素土夯实路基;4、净化机构;41、壤土池;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包括市政路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路面本体(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沥青面层(12)、联结层(14)、混凝土基层(15)、底基层(16)和砂砾垫层(17),所述砂砾垫层(17)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素土夯实路基(3),且砂砾垫层(17)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底基层(16),所述底基层(16)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混凝土基层(15),所述混凝土基层(15)的上表面设置有联结层(14),所述联结层(14)的上表面设置有沥青面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包括市政路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路面本体(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沥青面层(12)、联结层(14)、混凝土基层(15)、底基层(16)和砂砾垫层(17),所述砂砾垫层(17)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素土夯实路基(3),且砂砾垫层(17)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底基层(16),所述底基层(16)的上表面紧压设置有混凝土基层(15),所述混凝土基层(15)的上表面设置有联结层(14),所述联结层(14)的上表面设置有沥青面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12)包括乳化沥青透层(121)、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2)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3),所述沥青面层(1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乳化沥青透层(121)、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2)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3),所述乳化沥青透层(121)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2),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2)的下表面紧压设置有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3),所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3)的下表面与联结层(14)紧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透层(121)的厚度为6-7cm,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2)的厚度为10-12cm,所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3)的厚度为0.8-1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路面本体(1)包括Ⅰ段路面(101)和Ⅱ段路面(102),所述Ⅰ段路面(101)包括第一外车道(1011)和第二内车道(1012),所述Ⅰ段路面(10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车道(1011),且Ⅰ段路面(10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外车道(101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车道(1012),所述Ⅱ段路面(102)包括第三内车道(1021)和第四外车道(1022),所述Ⅱ段路面(10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内车道(1021),且Ⅱ段路面(102)的上表面靠近第三内车道(1021)的一侧位置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品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河朗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