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效臭氧合成的可堆叠集成板式单元模块、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59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臭氧合成的可堆叠集成板式单元模块、臭氧发生器,所述模块包括密封板件Ⅰ和密封板件Ⅱ,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下表面具有封装放电单元的凹槽Ⅰ,所述密封板件Ⅱ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凹槽Ⅰ相匹配的凹槽Ⅱ,所述密封板件Ⅰ和所述密封板件Ⅱ通过所述凹槽Ⅰ和所述凹槽Ⅱ的槽壁顶部贴合紧密组装为一体,所述凹槽Ⅰ和所述凹槽Ⅱ所围空间内设有放电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建了多个放电间隙,可在相同的条件下使得混合放电/体相放电于多个放电间隙内同时发生,显著地扩大了放电等离子体区,增加了氧分子与活性物种的有效碰撞几率,促进了臭氧的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效臭氧合成的可堆叠集成板式单元模块、臭氧发生器
本技术属于非热放电臭氧发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效臭氧合成的可堆叠集成板式单元模块、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快速地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且其反应后为氧气,无二次污染,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环境工程、化工、医疗卫生等以及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空气净化、食品保鲜、美容业、养殖业等。介质阻挡放电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臭氧合成技术。其臭氧合成主要源自氧分子与非热等离子体区中活性物种(如高能电子、离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发生的一系列碰撞反应。因此,在放电过程中获得较大的等离子体区面积可显著地提高臭氧合成。虽然加大反应器的尺寸可有效增大等离子体区的面积,但这也势必使反应器的起始电压升高,降低了反应器的整体能效。特别地,对于基于陶瓷介质的板式臭氧发生器而言,限于陶瓷介质的易碎性以及当前的加工工艺,若要获得大尺寸的陶瓷介质层,必须加大介质的厚度,而这又导致放电过程中的热损失增加,臭氧的热分解加剧,使得臭氧的合成效率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效臭氧合成的可堆叠集成板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效臭氧合成的可堆叠集成板式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板件Ⅰ和密封板件Ⅱ,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下表面具有封装放电单元的凹槽Ⅰ,所述密封板件Ⅱ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凹槽Ⅰ相匹配的凹槽Ⅱ,所述密封板件Ⅰ和所述密封板件Ⅱ通过所述凹槽Ⅰ和所述凹槽Ⅱ的槽壁顶部贴合紧密组装为一体,所述凹槽Ⅰ和所述凹槽Ⅱ所围空间内设有放电单元;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上表面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Ⅰ连通的通槽Ⅰ且设有与所述凹槽Ⅰ连通的出气孔,两个所述通槽Ⅰ之间通过连接孔Ⅰ连通,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一侧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通槽Ⅰ连通的进水孔Ⅰ和出水孔Ⅰ,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上表面还设有密封两个所述通槽Ⅰ的外挡板Ⅰ;所述密封板件Ⅱ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效臭氧合成的可堆叠集成板式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板件Ⅰ和密封板件Ⅱ,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下表面具有封装放电单元的凹槽Ⅰ,所述密封板件Ⅱ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凹槽Ⅰ相匹配的凹槽Ⅱ,所述密封板件Ⅰ和所述密封板件Ⅱ通过所述凹槽Ⅰ和所述凹槽Ⅱ的槽壁顶部贴合紧密组装为一体,所述凹槽Ⅰ和所述凹槽Ⅱ所围空间内设有放电单元;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上表面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Ⅰ连通的通槽Ⅰ且设有与所述凹槽Ⅰ连通的出气孔,两个所述通槽Ⅰ之间通过连接孔Ⅰ连通,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一侧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通槽Ⅰ连通的进水孔Ⅰ和出水孔Ⅰ,所述密封板件Ⅰ的上表面还设有密封两个所述通槽Ⅰ的外挡板Ⅰ;所述密封板件Ⅱ的下表面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Ⅱ连通且与所述通槽Ⅰ相对应的通槽Ⅱ,还设有与所述凹槽Ⅱ连通且与所述出气孔相对应的进气孔,两个所述通槽Ⅱ之间通过连接孔Ⅱ连通,与所述进水孔Ⅰ和所述出水孔Ⅰ相对应的所述密封板件Ⅱ的侧壁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通槽Ⅱ连通的进水孔Ⅱ和出水孔Ⅱ,所述密封板件Ⅱ的下表面还设有密封两个所述通槽Ⅱ的外挡板Ⅱ;所述出气孔通过所述放电单元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放电单元与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至少三层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一端与所对应的所述凹槽Ⅰ或所述凹槽Ⅱ的槽壁连接,所述介质层的另一端与所对应的所述凹槽Ⅰ或所述凹槽Ⅱ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介质层的材质为高纯度超薄氧化铝板或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李猛朱益民王宁会李铁唐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懋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