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负荷利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往往伴随着化肥农药的高强度施用,其后果是大量残留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硝酸盐、NH4+、有机磷、六六六、COD、DDT、病毒、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塑料增塑剂。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地农业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CN102863127B公开了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河道的生态恢复方法,该方法是农业面源污染河段分隔成净水膜过滤段、生物栅过滤段和湿地布置段,3个连续的不同区段作为污水处理单元,污水首先进入净水膜过滤段,自流至生物栅过滤段,再流入湿地布置段,之后再按照0.01kg/m2的密度投放螺、蚬,按照0.3个/m2的密度投放巨牡蛎对整个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选点区域:于农业面源污染区域选择水系干流、一级支流水域所辐射农田之间选择;(2)计算污水量:通过勘察选点区域的进出水口,确定选点区域的水流方向及排水单元,根据选点区域的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系数和汇入选点区域的汇水面积计算选点区域的年污水总量;(3)计算最小退耕湿地面积:根据退耕后湿地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水的水力负荷标准和年污水总量计算选点区域所需的最小湿地面积;(4)确定退耕还湿规模:满足净化选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水的负荷能力前提下,根据最小湿地面积确定退耕还湿规模;(5)生物治理:根据选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选点区域:于农业面源污染区域选择水系干流、一级支流水域所辐射农田之间选择;(2)计算污水量:通过勘察选点区域的进出水口,确定选点区域的水流方向及排水单元,根据选点区域的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系数和汇入选点区域的汇水面积计算选点区域的年污水总量;(3)计算最小退耕湿地面积:根据退耕后湿地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水的水力负荷标准和年污水总量计算选点区域所需的最小湿地面积;(4)确定退耕还湿规模:满足净化选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水的负荷能力前提下,根据最小湿地面积确定退耕还湿规模;(5)生物治理:根据选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水环境污染现状,并结合选点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布设治理措施,所述治理措施包括:水系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湿、池塘水域生态修复、构建水生动物净化系统和河流岸线的生态修复;(6)选点区域后期管护:定点检测水质,直至选点区域排出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对于选点区域的水生动物,严禁投放肥料进行养殖;对于选点区域的水生植物,采集、收割及资源化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选点区域位于干流、支流水域与非基本农田交汇处,所述选点区域的面积至少为300亩,其中湿地面积占比至少为6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水力负荷标准根据选点区域的入水水质确定;选点区域的入水水质为国家地表水标准IV类水质,水力负荷取值为0.2~0.3m3/m2•d;选点区域的入水水质为国家地表水标准V类水质,水力负荷取值为0.1~0.2m3/m2•d。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退耕还湿规模为最小退耕湿地面积的1.1~1.5倍。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生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水系调整为根据选点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系现状,依据处理单元净化污水能力对现有水系进行调整,利用自然水位梯度来调控水量,增加蓄水容量,延长污水停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丰丰,田育新,宋庆安,徐佳娈,牛艳东,邓楠,曾掌权,杨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