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飞飞专利>正文

人力扑翼飞行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24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仿滑翔伞的单翼悬挂式人力扑翼飞行器,主体部分包括:近似椭圆形的伞翼和左右对称分布的两根操作杆、两只手柄、两只脚蹬、数根张线。每只手柄处设有上下两只挡手,两只脚蹬上分别设有挂钩、挂环装置。本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人力扑翼飞行器的综合性能,有望在体育、娱乐等领域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力扑翼飞行伞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技术背景人力扑翼飞行器的性能指标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指标,包括:操作性好、安全舒适、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等等。然而,现有的人力扑翼飞行器在综合性能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公告号为CN205440870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述的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其在结构上还可以进一步的简化;公告号为CN204527634U的中国专利其在安全性能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力扑翼飞行器的综合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仿滑翔伞的单翼悬挂式结构。其主体部分包括:近似椭圆形的一整只伞翼和左右对称分布的两根操作杆、两只手柄、两只脚蹬、数根张线。伞翼由整张翼膜、数根相互平行排列的翼肋和一前一后两根翼梁组成。两根操作杆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副与伞翼的前梁相连,同时每只转动副下方杆身上的某点分别与相邻翼肋的前端和后端连有安全限位绳,其目的是把操作杆与伞翼前后方向的夹角限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每支操作杆的下端均设有一只手柄和位于手柄上、下方的两只挡手,操作杆、手柄、挡手连成一个固定的整体。其中挡手的作用在于:通过接触阻挡,把胳膊前臂与操作杆的夹角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两根操作杆在手柄和挡手处通过两根相互交叉的张线相连;与此同时,每只手柄又通过数根张线与其同侧的前翼梁和翼肋相连,在翼梁和翼肋上的着线点基本维系在两只转动副所确定的一条直线上。一只脚蹬的上端设有挂环装置,另一只的上端设有挂钓装置,两只脚蹬上均设有着线孔。每只脚蹬在着线孔处通过数根张线与其同侧的后翼梁和翼肋相连,在后翼梁和翼肋上的着线点基本维系在伞翼后缘紧贴后翼梁的一条直线上。上述人力扑翼飞行伞,所述数根翼肋,其长短不尽相同,但形状相同,同是最有利于滑翔的拱曲的翼形。每根翼肋其下表面与前后两根翼梁的结合点分别位于其前端1/8处和后端1/4处,并且这两处均留有限位槽。每根翼肋在与翼梁结合之前已事先被固定在翼膜上。翼肋和翼梁在结合处通过扎绳捆绑在一起。上述人力扑翼飞行伞,所述前后翼梁均由左右两根半翼梁和中间的连接套管组成。上述人力扑翼飞行伞,所述挂钩、挂环装置是两根横穿于脚蹬上端的半刚性的杆,杆的内侧一端设有挂钩或挂环,外侧一端设有挡板,并且可以在一定的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下在其长度范围内相对于脚蹬来回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人力扑翼飞行器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简化结构、减轻重量、提高安全性和操作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其中翼膜、左操作杆上端的安全限位绳和右脚蹬上的张线未画出;图2为伞翼的俯视示意图,图中的两条虚线(1,h)为前后各张线的着线点所在直线;图3为翼肋的形状示意图。图中1.前翼梁,2.后翼梁,3.翼肋,4.连接套管,5.操作杆,6.手柄,7.挡手,8.转动副,9.脚蹬,10.挂钩,11.挂环,12.着线孔,13.翼膜,14.张线,15.安全限位绳,1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人力扑翼飞行伞,其主体部分包括:近似椭圆形伞翼和左右对称分布的两根操作杆5、两只手柄6、两只脚蹬9、数根张线14。伞翼由翼膜13、十六根翼肋3、前翼梁1、后翼梁2组成。两根操作杆5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副8与前翼梁1相连,同时每个转动副8下方杆身上的某点分别与相邻翼肋3的前端和后端连有安全限位绳15。每根操作杆5的下端均设有一只手柄6和位于手柄上、下方的两只安全挡手7,操作杆、手柄、挡手连为一个固定的整体。两根操作杆5在手柄6和挡手7处通过两根相互交叉的张线14相连,与此同时每支手柄6又通过两根张线14与其同侧的前翼梁1和翼肋3相连,其着线点大致分布在图2所示的虚线L上。一只脚蹬9的上端设有挂环11装置,另一只上端设有挂钩10装置,两只脚蹬9上均设有着线孔12。每只脚蹬9在着线孔12处通过四根张线14与其同侧的后翼梁2和翼肋3相连,着线点大致分布在图2所示的虚线h上。如图2图3所示,16根翼肋3在翼膜13上左右对称分布,其轮廓接近于椭圆。所有翼肋3的形状完全相同,均为最有利于滑翔的拱曲的翼形。每根翼肋3其下表面和前后翼梁(1,2)的结合点分别位于其前端1/8处和后端1/4处,并且此二处均设有限位性的卡槽16,以方便和翼梁进行卡合,并且在卡合处用扎绳捆绑在一起。每根翼肋3在与翼梁卡合之前已事先被固定在翼膜13上。挂钩10挂环11装置是横穿于脚蹬9上端的一对杆,杆的内侧一端设有挂钩10或挂环11,外侧一端设有挡板。人在飞行的过程中通过双脚的靠拢把挂钩10挂入挂环11,挂钩挂环张紧,产生内拉力,以此来抵消促使双腿向两侧岔开的力量,提高人的舒适性。当人准备降落时,双腿向内侧靠拢,将挂钩10挂环11推向脚蹬外侧,同时将挂钩10从挂环11中摘出,以此来解放双腿,实现落地时的跑步动作。为防止挂钩10挂环11的扭动,使其保持良好的朝向,其杆部的截面可做成方形。[实施例2]假设人的身高为d,那么所述飞行器各方向的具体尺寸为:伞翼轮廓椭圆的长轴是5d,短轴是1.1d;操作杆5的长度是1.5d,操作杆5上端的两个转动副8相距为d,其下端的两只手柄6相距0.5d;手柄6处的上、下挡手7其长度是人胳膊前臂长度的3/4。以上这些只是一个大概尺寸,根据人的胖瘦程度和制造工艺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在局部的尺寸上做出细微的调整。[实施例3]由于翼肋3、翼梁(1,2)、操作杆5的各部分受力比较均匀,对其刚性的要求不高,所以整只飞行器可以做得非常轻,也可以用普通的竹子作为材料。这样在提高飞行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实施例4]为了防止在飞行的过程中人的双手同时从手柄6上松脱,可以事先将其中的一只手和相应的手柄6捆绑在一起。人在飞行的过程中,双手紧握手柄6,双脚被固定在脚蹬9上。通过蹬腿和拉杆的动作来实现向下扑翼,通过蜷腿和推杆的动作来实现向上扑翼,通过增大和减小手脚之间的距离来实现伞翼的上下翻转;通过左右两侧手脚距离的不同和腰部向一侧的弯曲,并且充分利用伞翼所固有的扭转柔性,来实现左右两侧伞翼翻转角度的不同,再配合以上下扑翼动作而实现转弯。当人使伞翼绕其自身翻转时,人和杆所组成的整体也会受到一个来自伞翼的反力矩作用,但由于伞翼和人在质量大小和旋臂长度上的悬殊,以及重力线的摆锤效应,该力矩对人的空间位置的改变量很小,这样也就增强了安全性和操作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可称作人力扑翼飞行伞,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一种仿滑翔伞的单翼悬挂式结构,其主体部分包括:近似椭圆形的一整只伞翼和左右对称分布的两根操作杆(5)、两只手柄(6)、两只脚蹬(9)、数根张线(14);伞翼由整张翼膜(13)、数根相互平行排列的翼肋(3)和一前一后两根翼梁(1,2)组成;两根操作杆(5)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副(8)与伞翼的前梁(1)相连,同时每只转动副(8)下方杆身上的某点分别与相邻翼肋(3)的前端和后端连有安全限位绳(15);每支操作杆(5)的下端均设有一只手柄(6)和位于手柄上、下方的两只挡手(7),操作杆(5)、手柄(6)、挡手(7)连成一个固定的整体;两根操作杆(5)在手柄(6)和挡手(7)处通过两根相互交叉的张线(14)相连;与此同时,每只手柄(6)又通过数根张线(14)与其同侧的前翼梁(1)和翼肋(3)相连,在翼梁(1)和翼肋(3)上的着线点基本维系在两只转动副(8)所确定的一条直线1上;一只脚蹬(9)的上端设有挂环(11)装置,另一只的上端设有挂钓(10)装置,两只脚蹬上均设有着线孔(12);每只脚蹬在着线孔(12)处通过数根张线(14)与其同侧的后翼梁(2)和翼肋(3)相连,在后翼梁(2)和翼肋(3)上的着线点基本维系在伞翼后缘紧贴后翼梁(2)的一条直线h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可称作人力扑翼飞行伞,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一种仿滑翔伞的单翼悬挂式结构,其主体部分包括:近似椭圆形的一整只伞翼和左右对称分布的两根操作杆(5)、两只手柄(6)、两只脚蹬(9)、数根张线(14);伞翼由整张翼膜(13)、数根相互平行排列的翼肋(3)和一前一后两根翼梁(1,2)组成;两根操作杆(5)的上端分别通过转动副(8)与伞翼的前梁(1)相连,同时每只转动副(8)下方杆身上的某点分别与相邻翼肋(3)的前端和后端连有安全限位绳(15);每支操作杆(5)的下端均设有一只手柄(6)和位于手柄上、下方的两只挡手(7),操作杆(5)、手柄(6)、挡手(7)连成一个固定的整体;两根操作杆(5)在手柄(6)和挡手(7)处通过两根相互交叉的张线(14)相连;与此同时,每只手柄(6)又通过数根张线(14)与其同侧的前翼梁(1)和翼肋(3)相连,在翼梁(1)和翼肋(3)上的着线点基本维系在两只转动副(8)所确定的一条直线1上;一只脚蹬(9)的上端设有挂环(11)装置,另一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曹飞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