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圈压机、弹性圈及轴组装机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897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弹性圈压机、弹性圈及轴组装机及其加工方法,其中弹性圈压机包括压头及驱动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压头包括压套及料杆,料杆浮动地设置在压头上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中,料杆的下端常态下位于导向槽外且可卡接弹性圈,其末端的限位面为与轴顶面形状相同的仿形面且其面积不小于轴顶面的面积。本方案设计精巧,可以通过压套使料杆上的弹性圈与料杆分离,并且,在分离时通过限位面的设置,使得弹性圈充分扩张后至与转子轴的外径匹配,并且在后续组装时,利用料杆和转子轴的衔接关系使弹性圈顺利进入转子轴上,从而快速、准确的实现弹性圈与转子轴的组装,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大大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圈压机、弹性圈及轴组装机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装设备领域,尤其是弹性圈压机、弹性圈及轴组装机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新能源电机装配自动化生产线领域,当进行弹性挡圈和半成品电机的转子轴或其他轴组装时,通常是人工将弹性挡圈套装在转子轴上并移动到卡槽中定位,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智能化装备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自动化设备实现两者的组装作业,而在自动化设备套装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通过自动化设备使弹性挡圈扩张到不小于转子轴端部的外圆尺寸以使弹性圈顺利的套装在转子轴上。(2)如何通过自动化设备使扩张后的弹性圈的轴线与转子轴的轴线尽量保持平行状态,以便扩张后的弹性圈能够顺利的套装在转子轴上。(3)如何通过自动化设备保证弹性圈的轴线与转子轴的轴线保持平行的基础上,每次仅供应一个弹性圈以进行组装。目前,鲜有一套组装设备能够有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弹性圈压机、弹性圈及轴组装机及其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弹性圈压机,用于将弹性圈压装到轴上,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性圈压机,用于将弹性圈套装至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4)及驱动其沿纵向(Z)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压头(4)包括压套(41)及料杆(42),所述料杆(42)浮动地设置在所述压头(4)上沿轴向(Z)延伸的导向槽(411)中,所述料杆(42)的下端常态下位于所述导向槽(411)外且可卡接弹性圈,其末端的限位面(421)为与所述轴顶面形状相同的仿形面且其面积不小于轴顶面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圈压机,用于将弹性圈套装至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4)及驱动其沿纵向(Z)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压头(4)包括压套(41)及料杆(42),所述料杆(42)浮动地设置在所述压头(4)上沿轴向(Z)延伸的导向槽(411)中,所述料杆(42)的下端常态下位于所述导向槽(411)外且可卡接弹性圈,其末端的限位面(421)为与所述轴顶面形状相同的仿形面且其面积不小于轴顶面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杆(42)包括卡止部(422)及位于其下方的限位头(423),所述卡止部(422)的两端厚度不同,且一端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弹性圈的开口的宽度,另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弹性圈的开口的宽度,所述限位头(423)上具有所述限位面(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422)的厚度较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42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423)与所述卡止部(422)的两侧面(4223)衔接的两个面(4231)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41)的顶部侧壁为内凹的弧面,并且其通过抵靠在所述弧面处的螺栓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弹性圈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装置(6)以及驱动所述锁定装置(6)绕所述套头(1)的轴线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7);所述锁定装置(6)包括插件(61),所述插件(61)连接驱动其沿纵向(Z)往复移动的升降装置(6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6)设置于所述压头(4)上,所述旋转驱动装置(7)包括气缸(71),所述气缸(71)连接传动件(72),所述传动件(72)上形成一直槽(721),所述直槽(721)中可滑动的设置有转动件(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王瑶瑶刁良豹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