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94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包括配电控制箱,配电控制箱的两侧设置有金属材料盘,且配电控制箱的两端设置有与金属丝配合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内侧设置有与金属丝配合的切断装置,配电控制箱的中部设置有与配件振动送料盘连接的配件输送槽,配件输送槽与两侧的金属丝配合,且配合部位的上方设置有碰焊装置,配件输送槽的末端连接有出料槽,出料槽的末端与配电控制箱上的收集盒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送装置使金属丝从金属材料盘向中部对接输送,并在中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配件输送槽,在配件输送槽和金属丝对接的部位设置碰焊装置,并且在输送装置的末端设置切断装置,实现了连续碰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原案申请号:2017100022786原案申请日:2017年1月3日原案申请人:东莞理工学院原案申请名称:一种金属材料的对接碰焊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的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
技术介绍
随着的科技的发展,金属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在金属的加工过程中,大多会用到焊接,其中有一种配件,需要再其两侧焊接由相同或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丝,而现有的生产领域中,大多先根据所需金属丝的长度裁切好,然后再将金属丝一根一根的焊接好配件上,有些是通过机械焊接,有些是人工焊接,即使采用机械焊接也需要放料和夹紧,因此现有配件两侧焊接金属丝的效率不高,耗费了大量的生产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通过输送装置使金属丝从金属材料盘向中部对接输送,并在中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配件输送槽,在配件输送槽和金属丝对接的部位设置碰焊装置,并且在输送装置的末端设置切断装置,实现了连续碰焊加工,极大的提高了配件两侧金属丝的焊接效率。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包括配电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包括配电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控制箱(1)两端设置有与金属丝配合的输送装置(5),所述的输送装置(5)的内侧设置有与金属丝配合的切断装置(9),所述的配电控制箱(1)的中部设置有配件输送槽,所述的配件输送槽与两侧的金属丝配合,且配合部位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配件和金属丝焊接的焊接器,所述的输送装置(5)包括设置在配电控制箱(1)上的输送座(12)和输送气缸(13),所述的输送座(12)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输送活动座(15),且输送活动座(15)与输送气缸(13)连接,所述的输送活动座(15)上方设置有与金属丝垂直的输送筒(16),所述的输送筒(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包括配电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控制箱(1)两端设置有与金属丝配合的输送装置(5),所述的输送装置(5)的内侧设置有与金属丝配合的切断装置(9),所述的配电控制箱(1)的中部设置有配件输送槽,所述的配件输送槽与两侧的金属丝配合,且配合部位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配件和金属丝焊接的焊接器,所述的输送装置(5)包括设置在配电控制箱(1)上的输送座(12)和输送气缸(13),所述的输送座(12)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输送活动座(15),且输送活动座(15)与输送气缸(13)连接,所述的输送活动座(15)上方设置有与金属丝垂直的输送筒(16),所述的输送筒(16)上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压紧筒(18),所述的压紧筒(18)设置在输送转臂(19)上,所述的输送转臂(19)铰接在输送转座(20)上,且输送转臂(19)连接有输送连杆(21),所述的输送连杆(21)与配电控制箱(1)上设置的驱动轴(50)上套接的输送曲柄(22)连接,所述的输送气缸(13)连接到配电控制箱(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气缸(13)连接有输送活动块(14),所述的输送活动块(14)通过连接杆连接有输送活动座(15),且输送活动块(14)与输送座(12)上设置的输送导向杆(17)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断装置(9)包括设置在配电控制箱(1)上的切刀座(35),所述的切刀座(35)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切刀(34)和活动切刀(33),且活动切刀(33)设置在活动切断块(32)上,所述的活动切断块(32)的下方连接有切断转臂(30),所述的切断转臂(30)的中部设置在切刀转座(31)上,尾端连接有切断曲柄(29),所述的切断曲柄(29)设置在驱动轴(5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金属丝输送的对接碰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君徐红娇何楚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