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49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揉面机,包括机架、料斗、水箱、搅拌输送机构以及揉面机构,机架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输送腔,搅拌输送机构安装在搅拌输送腔内,揉面机构安装在搅拌输送机构的末端;揉面机构包括揉面箱、锤头以及驱动装置,锤头包括锤杆以及与锤杆下端活动连接的锤头本体,锤头本体上开设有容置锤杆下端的容置腔,锤杆的下端侧壁表面设有第一螺旋沟槽,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设有第二螺旋沟槽,第一螺旋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滚珠,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还设有回流沟槽,回流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连通,锤杆和锤头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防止两者脱离的防脱机构。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面团揉制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揉面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揉面机。
技术介绍
在进行面条加工时,需要先进行揉面,一般的揉面方式都是人工进行揉面操作,这种方式不仅揉面效果不好,效率低,还大大的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不适合大规模的面条加工厂使用。目前大多使用机器进行揉面操作,这样能够提高效率,但是目前常使用的揉面机常利用锤头不断锤压已经搅拌混合好的面团,这种揉面方式只模仿了人工揉面时“压”的动作,并没有实现“揉”的动作,面团揉制效果差。因此,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揉面机,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面团揉制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揉面机,包括机架、料斗、水箱、搅拌输送机构以及揉面机构,所述机架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输送腔,所述料斗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料斗的底部与所述搅拌输送腔连通,所述水箱通过输水管与所述搅拌输送腔连通,所述搅拌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搅拌输送腔内,所述揉面机构安装在所述搅拌输送机构的末端;所述揉面机构包括揉面箱、锤头以及驱动所述锤头做上下往返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揉面箱的顶部,所述锤头包括锤杆以及与所述锤杆下端活动连接的锤头本体,所述锤头本体上开设有容置所述锤杆下端的容置腔,所述锤杆的下端侧壁表面设有第一螺旋沟槽,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设有第二螺旋沟槽,所述第一螺旋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还设有回流沟槽,所述回流沟槽与所述第二螺旋沟槽连通,所述锤杆和锤头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防止两者脱离的防脱机构。优选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锤杆下端的膨大部,所述容置腔包括相连通的连通孔和防脱槽,所述第二螺旋沟槽开设在所述连通孔内,所述膨大部位于所述防脱槽内。优选的,所述膨大部和所述防脱槽的截面轮廓均呈梯形。优选的,所述膨大部的表面包覆有至少一层缓冲垫。优选的,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揉面箱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水箱通过一连通管与所述揉面箱连通。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揉面机在使用时,面粉与水在搅拌输送腔内被搅拌输送机构混合搅拌成面团,并被其输送至揉面机构内,面团被输送至揉面机构的揉面箱内,掉落至揉面箱内侧底部,然后驱动装置驱动锤头向下运动,锤头本体接触面团后,锤头本体受到阻力,很难向下继续运动,而驱动装置继续驱动锤杆向下运动,锤杆与容置腔之间的滚珠沿第一螺旋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所形成的滚珠流道滚动,到达回流沟槽的首端后转向流入回流沟槽,并从回流沟槽的末端流出,回到滚珠流道中,并进入下一循环,而反映在锤头本体与锤杆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就是,锤头本体会绕锤杆做旋转运动以揉动面团,实现类似“揉”的动作,既模仿了人工揉面时“压”的动作,由模仿了“揉”的动作,面团揉制效果好。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面团揉制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锤杆521与锤头本体522连接处的纵剖图。图中:1—机架,2—料斗,3—水箱,4—搅拌输送机构,5—揉面机构,6—输水管,51—揉面箱,52—锤头,53—驱动装置,521—锤杆,522—锤头本体,523—膨大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揉面机,包括机架1、料斗2、水箱3、搅拌输送机构4以及揉面机构5,机架1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输送腔,面粉与水在该搅拌输送腔内被搅拌混合并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以进一步加工。料斗2安装在机架1上,且料斗2的底部与搅拌输送腔连通,料斗2用于容置待搅拌混合的面粉,料斗2为倒置的锥形结构,水箱3通过输水管6与搅拌输送腔连通,输水管6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水箱3中水通过输水管6输送至搅拌输送腔内,通过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输入搅拌输送腔内的水的流量大小。搅拌输送机构4安装在搅拌输送腔内,揉面机构5安装在搅拌输送机构4的末端,搅拌输送机构4将面粉与水搅拌混合成面团,并将该面团输送至揉面机构5内以对其进行揉制。搅拌输送机构4包括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为螺旋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为图1中锤杆521与锤头本体522连接处的纵剖图。揉面机构5包括揉面箱51、锤头52以及驱动锤头52做上下往返运动的驱动装置53,驱动装置53安装在揉面箱51的顶部,锤头52包括锤杆521以及与锤杆521下端活动连接的锤头本体522,锤头本体522上开设有容置锤杆521下端的容置腔,锤杆521的下端侧壁表面设有第一螺旋沟槽,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设有第二螺旋沟槽,第一螺旋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滚珠,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还设有回流沟槽,回流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连通,锤杆521和锤头本体522上还设有用于防止两者脱离的防脱机构。防脱机构防止锤杆521上升时,锤杆521与锤头本体522脱离。如图2所示,防脱机构包括设于锤杆521下端的膨大部523,容置腔包括相连通的连通孔和防脱槽,第二螺旋沟槽开设在连通孔内,膨大部523位于防脱槽内。这样在锤杆521向下运动时,防脱槽阻止膨大部523过度下压,锤杆521向上运动时,防脱槽防止膨大部523与防脱槽脱离。如图2所示,膨大部523和防脱槽的截面轮廓可以呈梯形或圆形,本实施例中,膨大部523和防脱槽的截面轮廓均呈梯形。膨大部523的表面包覆有至少一层缓冲垫。缓冲垫可以缓冲膨大部523与防脱槽底部之间的冲击力。揉面箱51上开设有观察窗(图中未示出),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揉面箱51内的面团揉制程度,水箱3通过一连通管与揉面箱51连通。连通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通过观察窗观察到面团的水分不足时,通过连通管将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揉面箱51中以补充面团的水分,改善面团揉制效果,并通过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输送来的水的流量大小。在使用时,面粉与水在搅拌输送腔内被搅拌输送机构4混合搅拌成面团,并被其输送至揉面机构5内,面团被输送至揉面机构5的揉面箱51内,掉落至揉面箱51内侧底部,然后驱动装置53驱动锤头52向下运动,锤头本体522接触面团后,锤头本体522受到阻力,很难向下继续运动,而驱动装置53继续驱动锤杆521向下运动,锤杆521与容置腔之间的滚珠沿第一螺旋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所形成的滚珠流道滚动,到达回流沟槽的首端后转向流入回流沟槽,并从回流沟槽的末端流出,回到滚珠流道中,并进入下一循环,而反映在锤头本体522与锤杆521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就是,锤头本体522会绕锤杆521做旋转运动以揉动面团,实现类似“揉”的动作,既模仿了人工揉面时“压”的动作,由模仿了“揉”的动作,面团揉制效果好。以上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揉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料斗(2)、水箱(3)、搅拌输送机构(4)以及揉面机构(5),所述机架(1)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输送腔,所述料斗(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料斗(2)的底部与所述搅拌输送腔连通,所述水箱(3)通过输水管(6)与所述搅拌输送腔连通,所述搅拌输送机构(4)安装在所述搅拌输送腔内,所述揉面机构(5)安装在所述搅拌输送机构(4)的末端;所述揉面机构(5)包括揉面箱(51)、锤头(52)以及驱动所述锤头(52)做上下往返运动的驱动装置(53),所述驱动装置(53)安装在所述揉面箱(51)的顶部,所述锤头(52)包括锤杆(521)以及与所述锤杆(521)下端活动连接的锤头本体(522),所述锤头本体(522)上开设有容置所述锤杆(521)下端的容置腔,所述锤杆(521)的下端侧壁表面设有第一螺旋沟槽,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设有第二螺旋沟槽,所述第一螺旋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还设有回流沟槽,所述回流沟槽与所述第二螺旋沟槽连通,所述锤杆(521)和锤头本体(522)上还设有用于防止两者脱离的防脱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揉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料斗(2)、水箱(3)、搅拌输送机构(4)以及揉面机构(5),所述机架(1)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输送腔,所述料斗(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料斗(2)的底部与所述搅拌输送腔连通,所述水箱(3)通过输水管(6)与所述搅拌输送腔连通,所述搅拌输送机构(4)安装在所述搅拌输送腔内,所述揉面机构(5)安装在所述搅拌输送机构(4)的末端;所述揉面机构(5)包括揉面箱(51)、锤头(52)以及驱动所述锤头(52)做上下往返运动的驱动装置(53),所述驱动装置(53)安装在所述揉面箱(51)的顶部,所述锤头(52)包括锤杆(521)以及与所述锤杆(521)下端活动连接的锤头本体(522),所述锤头本体(522)上开设有容置所述锤杆(521)下端的容置腔,所述锤杆(521)的下端侧壁表面设有第一螺旋沟槽,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表面设有第二螺旋沟槽,所述第一螺旋沟槽与第二螺旋沟槽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容置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琦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睿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