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柳枝专利>正文

楼房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46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楼房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包括主排气管道和支排气管道,支、主排气管道由若干同截面变压支、主排气道区间组成,每个支排气管道区间设有二至四个进气口和一个排气口,相邻的区间间设堵板,每个主排气管道区间由二至四个排气口组成,上下区间相通,从下往上区间的截面逐渐增大,在每个进气口和排气口处设导流装置,在第二个或第三个导流装置的对面设变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了排气道的截面,防串气串味的效果好,设计灵活多变,各种楼层可通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房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楼房厨房或卫生间的排气管道,尤其涉及一种包括主排气管道和并排设置的支排气管道的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目前,在民用住宅中,厨房与卫生间的废烟、废气多采用子母式、双止逆式(BPS型)、电磁止逆式(GDZ型)、变压式、止逆变压式排气系统而排出室外,但以上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子母式各室内相互串气、串味;BPS型、GDZ型、止逆变压式三种系统当逆阀部件开启失灵时,串气、串味问题更严重;变压式排气管道如林润泉先生的三个专利----94205698.1“中高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95217761.7“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和94221499.4“高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结构”,其原理科学,但结构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支排气道,一种结构不能从多层至高层通用,进气口的方位不可多变,而且从下往上排气管道占用的截面积相同而且大,占用了住房有效使用面积,另外高层的排气效果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变压式排气管道的不合理之处,提供一种减小截面面积、进气口方位可变、各种高度的楼层通用的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主排气管道-->和并排设置与之一体的支排气管道,在支排气管道上对应于各楼层的排气孔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气口,支排气管道自底层起每二至四个进气口组成一个同截面变压支排气道区间,在上下相邻的区间之间设有堵板,每个区间内设有一个排气口,排气口设在支排气管道和主排气管道之间的隔断板上,且位于最上一个进气口的上方,在区间内每个进气口处设有导流装置,从下往上起第二个或第三个导流装置的对面设有变压装置;主排气管道从下往上起每二至四个排气口组成一个同截面变压主排气道区间,上下区间相通,从下往上区间的截面逐渐增大,在区间内每个排气口处设有导流装置,从下往上起第二个或第三个导流装置的对面设有变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由于支、主排气管道内均设置变压结构,充分利用了支排气管道的空间,在减小了排气道截面的情况下,防串气、串味的效果明显提高;2.进气口的位置可设在支排气管道上除隔断板外的任一面管壁上,使建筑设计更灵活;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气管道截面上下一样且大的不足,从而相对增加了楼房的使用面积;4.本技术的排气管道适于4至36层的楼房,故从多层至高层均可通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二中一至十层排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7分别是图1中A′-A′、B′-B′、C′-C′、D′-D′、E′-E′、F′-F′放大的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一中一至十二层排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一中十三层至十九层排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0至图15分别是图8中A-A、B-B、C-C、D-D、E-E、F-F放大的剖视图。实施例一为中开口式排气管道结构,即进气口的方位相对于排气口而言为中位。如图8至图15所示,实施例一的排气管道由主排气管道3和支排气管道5组成,两者并排设置且连成一体,从下往上排气管道是由一节一节的管道对接而成,每节通常是一层或半层楼高,本实施例为一层楼高。在支排气管道3上对应于各楼层的排气孔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支排气管道3自底层起每三个进气口组成一个同矩形截面变压支排气道区间,在上下相邻的区间之间设有斜形导流堵板4,它位于上面区间从下往上第一个进气口1的下方,其作用是:一是分隔上下支排气道区间,二是作为导流装置起导流作用。在每个支排气道区间内设有一个排气口6,排气口6设在支排气管道3和主排气管道5之间的隔断板8上,与隔断板8等宽,且位于最上一个进气口1的上方,在区间内每个进气口1处设有型导流板2,也是作为导流装置起导流作用,区间内从下往上起第二个导流板2的对面设有型变压板7。主排气管道5从第四层楼开始设置,从下往上起每三个排气口6组成一个同截面变压主排气道区间,上下区间相通,从下往上区间的截面逐渐增大,在区间内每个排气口6处设有型导流板2,区间内从下往上起第二个导流板2的对面设有型变压板7。-->实施例二为左开口式排气管道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相同,区别在于进气口的方位不同,实施例二的进气口1’相对于其排气口6’为左侧方位,相应地,在进气口处1’导流板2’及变压板7’的安装方位也与实施例一不同。右开口式排气管道结构的进气口相对于排气口则为右侧方位。由此可见,本技术的进气口的方位多变,可以设在支排气管道上除隔断板外的任一面管壁上,这样使建筑设计更灵活。本技术的原理是:本技术在支、主排气管道内均设置了导流装置和变压装置,经进气口进入支排气管道的烟气不会回流至各楼层内,而经排气口进入主排气管道的烟气也不会回流至支排气管道,其防串气、串味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上述实施例中的型导流板可以用其它导流装置如专利94221499.4中的簸箕形导向管所替代。型变压板同样也可以用其它变压装置如94221499.4中的变压板所替代。本技术中同截面变压主排气管道区间可以是由二至四个排气口组成,不仅可以采用重复单元的形式,还可以采用交替的形式,如第一个区间由二个排气口组成,第二个区间由三个排气口组成…,但是最好的方案是采用三个排气口为一个区间。同截面变压支排气管道区间亦如此,可以是由二至四个进气口组成,最好的方案是采用三个进气口为一个区间。本技术主要用于4至36层楼房的厨房、卫生间气体排放,-->故通用于多层、中高层和高层楼房,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排气道去掉七层以上构成六层楼房排气道,去掉十层以上构成九层楼房排气道,去掉十三层以上构成十二层楼房排气道……等,依此类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房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包括主排气管道和并排设置与之一体的支排气管道,在支排气管道上对应于各楼层的排气孔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气管道自底层起每二至四个进气口组成一个同截面变压支排气道区间,在上下相邻的区间之间设有堵板,每个区间内设有一个排气口,排气口设在支排气管道和主排气管道之间的隔断板上,且位于最上一个进气口的上方,在区间内每个进气口处设有导流装置,从下往上起第二个或第三个导流装置的对面设有变压装置;所述主排气管道从下往上起每二至四个排气口组成一个同截面变压主排气道区间,上下区间相通,从下往上区间的截面逐渐增大,在区间内每个排气口处设有导流装置,从下往上起第二个或第三个导流装置的对面设有变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房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包括主排气管道和并排设置与之一体的支排气管道,在支排气管道上对应于各楼层的排气孔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排气管道自底层起每二至四个进气口组成一个同截面变压支排气道区间,在上下相邻的区间之间设有堵板,每个区间内设有一个排气口,排气口设在支排气管道和主排气管道之间的隔断板上,且位于最上一个进气口的上方,在区间内每个进气口处设有导流装置,从下往上起第二个或第三个导流装置的对面设有变压装置:所述主排气管道从下往上起每二至四个排气口组成一个同截面变压主排气道区间,上下区间相通,从下往上区间的截面逐渐增大,在区间内每个排气口处设有导流装置,从下往上起第二个或第三个导流装置的对面设有变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双变压式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柳枝
申请(专利权)人:刘柳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