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845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料的制备,场地的挑选,覆盖土的制备,菌种的挑选和种植的时间的确定,菌种的种植,以及竹荪的管理和采摘;采用的竹屑和木屑质地健康无镉,能提供有利于竹荪生长所需的纤维,腐烂过程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能加快竹荪生长速度,且不易导致竹荪发病;马铃薯提供维生素,能促进竹荪健康生长,避免竹荪因营养缺失发生病害;选取无镉,土壤颜色为黄褐色,土壤质地疏松,透水透气强,不易结块的地块,以及保障竹荪生长所需温度和湿度的适宜能促进竹荪生长,增加产量和缩短生产期;无镉原料和无镉种植地的选取以及科学的种植方法能确保竹荪无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鲜竹荪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高于鸡蛋),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粗灰分,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尤其是谷氨酸的含量,这也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竹荪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味三绝,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在菇类饮食文化中的各大菜系中,几乎都有竹荪名菜。湘菜中的“竹荪芙蓉”是我国国宴的一大名菜。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菇农栽培方法和场地挑选都不得当,造成竹荪产量低,竹荪个头小,出菇时间长,营养价值低,含镉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镉、个头大、营养价值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所述培养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材料制成:竹屑30‑40份、木屑20‑30份、马铃薯8‑14份和熟石灰8‑10份;将竹屑30‑40份、木屑20‑30份和马铃薯8‑14份放进编织袋中,扎紧袋口,放进水池内浸泡20‑30min;浸泡好后将编织袋放进锅内,用大火煮沸,时间为10‑16min;煮好后从编织袋中倒出原料,加入熟石灰8‑10份,搅拌混合均匀,进行堆料发酵,堆料厚度为20‑30cm,温度保持在40‑50℃,时间为20‑30天,发酵过程中每隔4‑6天翻一次堆料;将发酵好的堆料平摊在太阳下进行晾晒1‑3h,至用手捏不出水分,获得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镉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所述培养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材料制成:竹屑30-40份、木屑20-30份、马铃薯8-14份和熟石灰8-10份;将竹屑30-40份、木屑20-30份和马铃薯8-14份放进编织袋中,扎紧袋口,放进水池内浸泡20-30min;浸泡好后将编织袋放进锅内,用大火煮沸,时间为10-16min;煮好后从编织袋中倒出原料,加入熟石灰8-10份,搅拌混合均匀,进行堆料发酵,堆料厚度为20-30cm,温度保持在40-50℃,时间为20-30天,发酵过程中每隔4-6天翻一次堆料;将发酵好的堆料平摊在太阳下进行晾晒1-3h,至用手捏不出水分,获得培养料,备用;2)挑选近水源,排灌方便,腐殖质含量高,2-3年未栽培过竹荪的无镉地块;然后查看土壤,选取土壤颜色为黄褐色,土壤质地疏松,透水透气强,用手握紧松开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的地块;使用耕地机翻土整平,暴晒杀菌和除草,再弄成畦床,畦床宽度为50-70cm,沟宽为10-20cm;最后排水,晾晒1-3天;3)制备覆盖土,所述覆盖土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材料制成:竹屑20-30份和河沙4-6份;将竹屑20-30份和河沙4-6份混合均匀,喷洒水雾,使其湿度保持在60-70%,每隔1-3天喷洒一次,喷洒5-7次;4)挑选菌种时,选择菌丝生长整齐、健壮有力,菌龄6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乃治杨建文姜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市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