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5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除油、水洗、水洗、阳极氧化、水洗、水洗、活化工序、电解着色、水洗、水洗、封孔和水洗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电解着色步骤中的电解着色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铜2‑8%,硫酸镁20‑40%,硫酸4‑6%,分散剂1‑3%,焦磷酸盐5‑10%,EDTA3‑7%,水余量;电解着色槽内槽液的组成:电解着色剂30‑50g/L,游离硫酸18‑25g/L,五水合硫酸铜5‑25g/L,水余量;电解着色处理步骤中,电解着色槽内槽液温度为20‑22℃,电压为16‑19v,着色时间为0.5‑8min。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着色生产工艺制备得到的铝型材的着色膜层色系完整、均匀、稳定且质量好,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褪色问题,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能够形成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与铝合金制品的表面处理与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铝合金挤压型材应用日益广泛,其表面处理技术取得了迅猛快速发展,为提高铝合金型材的保护、装饰性能,需要对铝合金材料进行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处理。目前铝合金材料电解着色工艺已经有很多种,但是铜盐着色技术因其难以解决的边缘效应和尖端放电导致着色后形成明显色差,再加上处理后的产品经过后道工序后膜层耐蚀性差,膜色不均匀,甚至出现明显的色调变化、褪色的问题,是一直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的原因。而影响铝型材出现明显的色调变化、褪色问题的关键步骤在于阳极氧化后的电解着色步骤,而由于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效果与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尤其是多孔层的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对铝阳极氧化膜进行修饰改性,改变膜的微观组成或结构,可改变其着色性能和效果。因此,如何控制和调整铝型材电解着色生产工序以及影响电解着色效果的生产工序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值来提高铝型材着色后的稳定性是众多铝型材表面处理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除油、水洗、水洗、阳极氧化、水洗、水洗、活化工序、电解着色、水洗、水洗、封孔和水洗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着色步骤中的电解着色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除油、水洗、水洗、阳极氧化、水洗、水洗、活化工序、电解着色、水洗、水洗、封孔和水洗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着色步骤中的电解着色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电解着色槽内槽液的组成为:所述电解着色处理步骤中,电解着色槽内槽液温度为20-22℃,电压为16-19v,着色时间为0.5-8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吐温-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磷酸盐为焦磷酸钠和/或焦磷酸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工序具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活化,第二部分为电化学活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活化步骤中,化学活化处理液的组成为:磷酸3-8%,氯化铝1-5%,硫酸4-6%,无机盐2-4%,有机化合物3-5%,水余量,其中,电流密度:1.5-2.5A/dm2,处理温度为10-15℃,处理时间为2-8min。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铜盐电解着色生产工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刚夏良文肖茂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化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