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轮毂电镀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5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轮轮毂电镀工艺,采用至少五次打磨抛光对轮辋和轮辐进行处理,而后电解除油,最终经过至少四层电镀镍,且每层镍的含硫量不同,产生120mv以上的电位差,增强耐腐蚀性,同时每次由镍溶液中取出和再次放入镍溶液中时均采用带电取出和带电进入,增强各层镍之间的结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轮轮毂电镀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毂电镀工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后轮轮毂电镀工艺。
技术介绍
轮毂的基体表面需进行镀镍过程,目后轮毂镀镍工艺较为简陋,镍层易发生脱落,防腐蚀性能差,通常直接由外侧直接纵向腐蚀到基体处,镍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轮毂各部分进行多次精细打磨,进行多层镀镍,使二层镍与四层镍之间存在120mv以上的电位差,增强耐腐蚀性的后轮轮毂电镀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轮轮毂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对轮毂的轮辋和轮辐分别依次按如下顺序打磨:①利用80#-100#砂轮打磨表面的氧化皮、麻点、凹坑、夹印至干净,②利用180#砂轮打磨粗丝及未打磨干净的麻点、凹坑、夹印,③利用240#砂轮打磨丝路、麻点、凹坑、夹印至表面平整,丝路均匀,④在32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再打磨抛光丝,⑤在40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继续打磨,打磨后对轮毂和轮辐进行焊接;b)电解除油:将轮辋和轮辐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c)镀一层镍:将轮辋和轮辐分别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放入一层镍溶液槽中电镀,一层镍溶液由氯化镍和盐酸组成,其中氯化镍为100-150g/L,盐酸150g/L,在溶液温度20-30度、电流密度为0.4-0.8A/dm²;d)镀二层镍:将步骤c)中轮辋和轮辐置于二层镍溶液中,二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化镍为300-350g/L,氯化镍为30-40g/L,硼酸为40-45g/L,溶液PH值3.5-4.5、温度50-55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为2-5A/dm²,并采用连续过滤;e)镀三层镍:将步骤d)中轮辋和轮辐置于三层镍溶液中,三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250-320g/L,氯化镍为40-60g/L,硼酸为35-45g/L,溶液PH值4.4-4.8,温度50-60度,在空气搅拌下进行电镀,阴极电流密度3-6A/dm²,阳极电流密度2-3A/dm²,电镀时间2-4min;f)镀四层镍:将步骤e)中轮辋和轮辐置于四层镍溶液中,四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300-350g/L,氯化镍为35-45g/L,硼酸为40-45g/L,溶液PH值3.8-4.6,温度50-60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2-5A/dm²,并采用连续过滤;g)镀铬:将步骤f)中轮辋和轮辐置于铬溶液中,铬溶液由铬酸、硫酸组成,其中铬酸180-300g/L,硫酸0.6-1.5g/L,铬酸与硫酸的比为100:0.3-0.5,铬溶液温度38-43度,电镀过程电压6-15V,阴极电流密度10-30A/dm²。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d)、e)、f)中均采用轮辋和轮辐带电入溶液和带电出溶液。进一步的在步骤d)中硫酸镍为330g/L,氯化镍为35g/L,硼酸为43g/L,步骤e)中硫酸镍为280g/L,氯化镍为50g/L,硼酸为40g/L,步骤f)中硫酸镍为320g/L,氯化镍为40g/L,硼酸为42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基体的轮毂和轮辋分开先电镀处理再焊接,保证处于外侧的连接缝也能够完全电镀;2、通过各层之间的含硫量不同,增加电位差,使原本纵向腐蚀的过程改变为横向腐蚀,延缓腐蚀进度,增强耐腐蚀性;3、通过带电入溶液混合带电出溶液,可避免双行电极现象,从而避免各层镍之间的结合力,使镍层之间结合更加紧密牢固,防止镍层脱落现象。4、通过精确的溶液配比和电镀条件的使用,使电镀最终的轮毂耐腐蚀性能达到更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后轮轮毂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对轮毂的轮辋和轮辐分别依次按如下顺序打磨:①利用80#-100#砂轮打磨表面的氧化皮、麻点、凹坑、夹印至干净,②利用180#砂轮打磨粗丝及未打磨干净的麻点、凹坑、夹印,③利用240#砂轮打磨丝路、麻点、凹坑、夹印至表面平整,丝路均匀,④在32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再打磨抛光丝,使其达到320#以上的光洁度,⑤在40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继续打磨,打磨后对轮毂和轮辐进行焊接;b)电解除油:将轮辋和轮辐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时在阴极或阳极上均可进行;c)镀一层镍:将轮辋和轮辐分别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放入一层镍溶液槽中电镀,一层镍溶液由氯化镍和盐酸组成,其中氯化镍为150g/L,盐酸150g/L,在溶液温度30度、电流密度为0.8A/dm²;d)镀二层镍:将步骤c)中轮辋和轮辐带电置于二层镍溶液中,二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化镍为350g/L,氯化镍为40g/L,硼酸为45g/L,溶液PH值4.5、温度55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为5A/dm²,并采用连续过滤;e)镀三层镍:将步骤d)中轮辋和轮辐带电出二层镍溶液,并带电置于三层镍溶液中,三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320g/L,氯化镍为60g/L,硼酸为45g/L,溶液PH值4.8,温度60度,在空气搅拌下进行电镀,阴极电流密度6A/dm²,阳极电流密度3A/dm²,电镀时间4min;f)镀四层镍:将步骤e)中轮辋和轮辐带电出三层镍溶液,并带电置于四层镍溶液中,四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350g/L,氯化镍为45g/L,硼酸为45g/L,溶液PH值4.6,温度60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5A/dm²,并采用连续过滤;g)镀铬:将步骤f)中轮辋和轮辐置于铬溶液中,铬溶液由铬酸、硫酸组成,其中铬酸300g/L,硫酸1.5g/L,铬酸与硫酸的比为100:0.5,铬溶液温度43度,电镀过程电压15V,阴极电流密度30A/dm²。实施例二:一种后轮轮毂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对轮毂的轮辋和轮辐分别依次按如下顺序打磨:①利用80#-100#砂轮打磨表面的氧化皮、麻点、凹坑、夹印至干净,②利用180#砂轮打磨粗丝及未打磨干净的麻点、凹坑、夹印,③利用240#砂轮打磨丝路、麻点、凹坑、夹印至表面平整,丝路均匀,④在32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再打磨抛光丝,⑤在40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继续打磨,打磨后对轮毂和轮辐进行焊接;b)电解除油:将轮辋和轮辐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时在阴极或阳极上均可进行;c)镀一层镍:将轮辋和轮辐分别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放入一层镍溶液槽中电镀,一层镍溶液由氯化镍和盐酸组成,其中氯化镍为100g/L,盐酸150g/L,在溶液温度25度、电流密度为0.4A/dm²;d)镀二层镍:将步骤c)中轮辋和轮辐带电置于二层镍溶液中,二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化镍为300g/L,氯化镍为30g/L,硼酸为40g/L,溶液PH值3.5、温度50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为2A/dm²,并采用连续过滤;e)镀三层镍:将步骤d)中轮辋和轮辐带电出二层镍溶液,并带电置于三层镍溶液中,三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250g/L,氯化镍为40g/L,硼酸为35g/L,溶液PH值4.4,温度50度,在空气搅拌下进行电镀,阴极电流密度3A/dm²,阳极电流密度2A/dm²,电镀时间2min;f)镀四层镍:将步骤e)中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轮毂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轮毂的轮辋和轮辐分别依次按如下顺序打磨:①利用80#‑100#砂轮打磨表面的氧化皮、麻点、凹坑、夹印至干净,②利用180#砂轮打磨粗丝及未打磨干净的麻点、凹坑、夹印,③利用240#砂轮打磨丝路、麻点、凹坑、夹印至表面平整,丝路均匀,④在32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再打磨抛光丝,⑤在40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继续打磨,打磨后对轮毂和轮辐进行焊接;b)电解除油:将轮辋和轮辐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c)镀一层镍:将轮辋和轮辐分别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放入一层镍溶液槽中电镀,一层镍溶液由氯化镍和盐酸组成,其中氯化镍为100‑150g/L,盐酸150g/L,在溶液温度20‑30度、电流密度为0.4‑0.8A/dm2;d)镀二层镍:将步骤c)中轮辋和轮辐置于二层镍溶液中,二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化镍为300‑350g/L,氯化镍为30‑40g/L,硼酸为40‑45g/L,溶液PH值3.5‑4.5、温度50‑55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为2‑5A/dm2,并采用连续过滤;e)镀三层镍:将步骤d)中轮辋和轮辐置于三层镍溶液中,三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250‑320g/L,氯化镍为40‑60g/L,硼酸为35‑45g/L,溶液PH值4.4‑4.8,温度50‑60度,在空气搅拌下进行电镀,阴极电流密度3‑6A/dm2,阳极电流密度2‑3A/dm2,电镀时间2‑4min;f)镀四层镍:将步骤e)中轮辋和轮辐置于四层镍溶液中,四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300‑350g/L,氯化镍为35‑45g/L,硼酸为40‑45g/L,溶液PH值3.8‑4.6,温度50‑60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2‑5A/dm2,并采用连续过滤;g)镀铬:将步骤f)中轮辋和轮辐置于铬溶液中,铬溶液由铬酸、硫酸组成,其中铬酸180‑300g/L,硫酸0.6‑1.5g/L,铬酸与硫酸的比为100:0.3‑0.5,铬溶液温度38‑43度,电镀过程电压6‑15V,阴极电流密度10‑30A/d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轮毂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轮毂的轮辋和轮辐分别依次按如下顺序打磨:①利用80#-100#砂轮打磨表面的氧化皮、麻点、凹坑、夹印至干净,②利用180#砂轮打磨粗丝及未打磨干净的麻点、凹坑、夹印,③利用240#砂轮打磨丝路、麻点、凹坑、夹印至表面平整,丝路均匀,④在32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再打磨抛光丝,⑤在400#砂轮上涂抹一层黄油继续打磨,打磨后对轮毂和轮辐进行焊接;b)电解除油:将轮辋和轮辐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电解除油;c)镀一层镍:将轮辋和轮辐分别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放入一层镍溶液槽中电镀,一层镍溶液由氯化镍和盐酸组成,其中氯化镍为100-150g/L,盐酸150g/L,在溶液温度20-30度、电流密度为0.4-0.8A/dm2;d)镀二层镍:将步骤c)中轮辋和轮辐置于二层镍溶液中,二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化镍为300-350g/L,氯化镍为30-40g/L,硼酸为40-45g/L,溶液PH值3.5-4.5、温度50-55度,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电镀,电流密度为2-5A/dm2,并采用连续过滤;e)镀三层镍:将步骤d)中轮辋和轮辐置于三层镍溶液中,三层镍溶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组成,其中硫酸镍为250-320g/L,氯化镍为4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徽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恒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