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0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尼力调整阀具备阀盘(11)和抑制部(70),该阀盘(11)具有与叶片阀(Vc)层叠的环状的内周薄板部(11f)、叶片阀(Vc)落位或者离位的环状的阀座(11c)、以及设置于内周薄板部(11f)与阀座(11c)之间的环状窗口(11e);抑制部(70)在内周薄板部(11f)与阀座(11c)之间抑制叶片阀(Vc)发生变形;从轴向观察时,抑制部(70)的叶片阀侧端相比阀座(11c)的叶片阀侧端进一步朝向叶片阀(Vc)侧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悬架中使用的缓冲器中,存在具备阻尼力可变的阻尼力调整阀的缓冲器。具体而言,这种缓冲器具有:收纳液体的缸体、移动自由地插入所述缸体的杆、以及与所述杆的一端连接并将所述缸体内划分为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的活塞。并且,在缓冲器的活塞部分实现阻尼力调整阀。例如日本专利JP2015-72047(A)所公开那样,阻尼力调整阀将具有连通所述伸长侧室和所述压缩侧室的通道的活塞作为阀盘,并且其构成包括:该阀盘、层叠于阀盘上且将所述通道打开或关闭的环状的叶片阀、朝向活塞侧对所述叶片阀施力的背压室、以及能够调整所述背压室的内部压力的电磁压力控制阀。这样的缓冲器,通过电磁压力控制阀控制背压室内的压力,能够在弱与强之间自由地调整缓冲器的伸长时和收缩时的阻尼力,因此,能够发挥与输入车辆的振动相匹配的适宜的阻尼力。
技术实现思路
在缓冲器通过阻尼力调整阀而发挥弱阻尼力时,降低背压室的内部压力,通过在形成于阀盘外周侧的阀座与叶片阀的外周端之间形成的微小间隙来确保流道面积,从而实现弱阻尼力。与此相对,在发挥强阻尼力时,增加背压室的内部压力,将叶片阀紧紧压在阀座上,增大对从所述通道通过的液体的流动施加的阻力。由此,由于叶片阀对背压室的内部压力施力,因而阻尼力调整阀的开阀压力升高,从而实现强阻尼力。但是,在这样的阻尼力调整阀中,当缓冲器的阻尼力从弱切换到强时,存在急剧升高的背压室的压力使叶片阀猛烈地落位于阀座,从而产生噪音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叶片阀猛烈地落位于阀座而使阻尼力急剧变化,因而有可能导致搭载缓冲器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变差、或者使车体振动而产生噪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阀盘和抑制部,其中,该阀盘具有与叶片阀层叠的环状的内周薄板部、所述叶片阀落位或者离位的环状的阀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周薄板部与所述阀座之间的环状窗口;抑制部在所述阀盘的所述内周薄板部与所述阀座之间抑制所述叶片阀发生变形;从轴向观察时,所述抑制部的所述叶片阀侧端相比所述阀座的所述叶片阀侧端进一步朝向所述叶片阀侧突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器中使用的阻尼力调整阀的放大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多个附图中赋予的同一符号表示相同部件。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器D具有:充满液压油等液体的缸体10;移动自如地插入所述缸体10内的杆12;以及与杆12的一端连接并将缸体10内划分为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的、作为阀盘的环状的活塞11。并且,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阻尼力调整阀V在缓冲器D的活塞部中实现。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缸体10的图1中的下方,滑动自如地地插入有自由活塞,通过该自由活塞在缸体10内且图1中压缩侧室R2的下方形成填充有气体的气室。因此,当该缓冲器D进行伸缩而杆12在缸体10内出入,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的总体积变化时,自由活塞在缸体10内上下移动而扩大或缩小气室,从而补偿杆12在缸体10内出入的杆体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器D构成为单缸型的缓冲器,但也可以取代气室而设置收纳缸体10的外筒,将该外筒与缸体10之间作为储存箱,通过该储存箱来补偿在缸体10内出入的杆体积的多缸型的缓冲器。阻尼力调整阀V的构成包括:作为阀盘的活塞11,其具有作为连通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的通道的伸长侧通道MPe和压缩侧通道MPc;伸长侧阀结构MVe,其具有层叠在活塞11上且将伸长侧通道MPe的出口端打开或关闭的伸长侧叶片阀Ve、和通过内部压力朝向活塞侧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力的伸长侧背压室Ce;压缩侧阀结构MVc,其具有同样层叠在活塞11上且将压缩侧通道MPc的出口端打开或关闭的压缩侧叶片阀Vc、和通过内部压力朝向活塞11侧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力的压缩侧背压室Cc;节流孔;调整通道Pc,其将两个背压室Cc、Ce连通且在中途具有控制这些背压室Cc、Ce内的压力的电磁阀EV;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其将调整通道Pc的下游与伸长侧室R1连通且仅容许液压油从调整通道Pc向伸长侧室R1流动;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其将调整通道Pc的下游与压缩侧室R2连通且仅容许液压油从调整通道Pc向压缩侧室R2流动;失效通道FP;以及设置于失效通道FP中的溢流阀构成的失效阀FV。并且,当活塞11相对于缸体10沿轴向即图1中的上下方向移动时,通过伸长侧叶片阀Ve对于从设置于活塞11上的伸长侧通道MPe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通过压缩侧阀结构MVc对于从设置于活塞11上的压缩侧叶片阀Vc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从而使缓冲器D发挥阻尼力。下面,对阻尼力调整阀V和缓冲器D详细进行说明。该情况下,杆12包括保持活塞11的保持部件28、一端与保持部件28连接且与保持部件28一同形成收纳电磁阀EV的中空的收纳部L的电磁阀收纳筒29、以及一端与电磁阀收纳筒29连接且另一端从缸体10的上端朝向外侧突出的杆主体30。保持部件28包括:外周安装有环状的活塞11的保持轴28a、设置在保持轴28a的图1中上端的外周上的凸缘28b、以及设置在凸缘28b的图1中上端的外周上的筒状的插口28c。另外,保持部件28的构成包括:从保持轴28a的前端开口且沿轴向延伸,而且与所述插口28c内连通的纵向孔28d;以将所述保持轴28a包围的方式设置在凸缘28b的图1中下端的环状槽28e;将环状槽28e与插口28c内连通的端口28f;将环状槽28e与纵向孔28d内连通的横向孔28g;从保持轴28a的外周开口且与纵向孔28d连通的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设置在保持轴28a的图1中下端的外周上的螺纹部28i;以及形成于凸缘28b的上端且与纵向孔28d连通的槽28j。在该实施例中,节流孔的构成包括上述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在设置于保持轴28a上的纵向孔28d内插入有隔离器43,该隔离器43呈筒状,且通过设置于外周上的环状槽43a在纵向孔28d内形成连通伸长侧先导孔Oe与压缩侧先导孔Oc的连通通道44。在该隔离器43的图1中的下端,设置有包围该下端的开口的环状阀座43b。纵向孔28d经由隔离器43内使压缩侧室R2与插口28c内连通,但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并未通过隔离器43经由纵向孔28d内与压缩侧室R2以及插口28c内连通。进而,横向孔28g也与连通通道44连通,该横向孔28g也未通过隔离器43经由纵向孔28d内与压缩侧室R2以及插口28c内连通。另外,上述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只要对于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即可,因此,也可以取代小孔形成为扼流通道等其他的节流孔。插口28c的图1中上端的外周上设置有环状的凹部28k,另外,插口28c中设有从凹部28k通至插口28c内的贯通孔28m。凹部28k中安装有环状板42a,该环状板42a从图1中上方被弹簧部件42b施加作用力,从而构成将贯通孔28m打开或关闭的止回阀Cec。电磁阀收纳筒29的构成包括:有顶筒状的收纳筒部29a;外径小于收纳筒部29a的外径且从该收纳筒部29a的顶部朝向图1中上方延伸的筒状的连接部29b;以及从收纳筒部29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力调整阀,其特征在于,具备:阀盘,其具有环状的阀座、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内周侧且呈环状的内周薄板部、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内周与所述内周薄板部之间的环状窗口、以及在所述环状窗口上开口的通道;环状的叶片阀,其层叠在所述内周薄板部上,且能够落位于所述阀座上、或者从所述阀座上离位;背压室形成部件,其内部形成有通过内部压力朝向所述阀座侧对所述叶片阀施力的背压室;以及抑制部,其设置于所述阀盘的所述内周薄板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并用于抑制所述叶片阀发生变形;从轴向观察时,所述抑制部的所述叶片阀侧端相比所述阀座的所述叶片阀侧端进一步朝向所述叶片阀侧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7 JP 2016-0889051.一种阻尼力调整阀,其特征在于,具备:阀盘,其具有环状的阀座、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内周侧且呈环状的内周薄板部、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内周与所述内周薄板部之间的环状窗口、以及在所述环状窗口上开口的通道;环状的叶片阀,其层叠在所述内周薄板部上,且能够落位于所述阀座上、或者从所述阀座上离位;背压室形成部件,其内部形成有通过内部压力朝向所述阀座侧对所述叶片阀施力的背压室;以及抑制部,其设置于所述阀盘的所述内周薄板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并用于抑制所述叶片阀发生变形;从轴向观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作田敦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