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百草枯检测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40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23
一种用于百草枯检测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首先,准确称取0.03g间苯二胺置于无水乙醇中,溶解后,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胆的水热反应釜中,密封,程序升温至160℃的恒温干燥箱中反应1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置于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展开剂,用层析色谱法进行分离,随后产物用透析袋透析,保留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得到表面富含羟基和羰基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表面带负电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与带正电的目标分子百草枯通过阴阳离子静电的相互作用,彼此空间相互接近时,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导致碳量子点荧光探针荧光强度下降,实现对目标分子百草枯的选择性识别和敏感性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百草枯检测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涉及具有对百草枯检测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百草枯,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毫升(20~40mg/kg),且无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随着除草剂的广泛应用,百草枯残留中毒现象日渐普遍,并已成为继急性有机磷中毒之后的常见农药中毒,且中毒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百草枯的致死用量极低与其无特效解药的特性,因此,百草枯残留的检测对方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测定方法可概括为三类:活生物体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免疫化学分析法(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393-396)。其中活生物体分析法利用自然界筛选对生长环境中有毒农药敏感的物种,根据其在含有有毒化合物的水体中的生长率变化来检测目标农药浓度大小(Bull.Environ.Contam.Toxi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百草枯检测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发射光谱带为红色荧光,其表面含有羟基和羧基的亲水的基团,量子点荧光探针表面带负电的羟基和羧基与带正电目标分子在空间相互接近时,通过阴阳离子对静电的相互作用,发红色光谱带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发射光谱能够被自然光下绿色的目标分子所吸收,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导致碳量子点荧光探针荧光强度降低,实现对目标分子选择性识别和检测,所述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制备过程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1第一步是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前驱液的制备:首先,准确的称取0.02 ~ 0.04g的前驱体溶解在30 ~ 50mL的无水乙醇中,溶解后,移入到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百草枯检测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发射光谱带为红色荧光,其表面含有羟基和羧基的亲水的基团,量子点荧光探针表面带负电的羟基和羧基与带正电目标分子在空间相互接近时,通过阴阳离子对静电的相互作用,发红色光谱带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发射光谱能够被自然光下绿色的目标分子所吸收,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导致碳量子点荧光探针荧光强度降低,实现对目标分子选择性识别和检测,所述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制备过程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1第一步是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前驱液的制备:首先,准确的称取0.02~0.04g的前驱体溶解在30~50mL的无水乙醇中,溶解后,移入到体积为10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用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盖密闭,金属盖密封,将其置于程序升温速率为5℃/min的干燥箱中,升温至90~110℃的范围内反应1h后,再升温至150~170℃的范围内反应1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将反应产物倒入烧杯中,得到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前驱液;1.2第二步是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首先,用层析色谱法进行分离,把填充好的硅胶柱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向上述前驱液的烧杯里中加入40~60mL配好比例的展开剂,用胶头滴管吸取的前驱液,沿着柱壁以2mL/min速度滴加前驱液,结束后,再沿着柱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大明刘辰辰汪名星陈倩云陈红朱德春张慧张凌云王晓晨刘安求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