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细胞器靶向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探针的
,涉及一种双细胞器靶向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癌细胞线粒体和溶酶体双细胞器靶向,且集荧光成像和具有治疗功能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细胞器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例如,线粒体功能紊乱,会导致ATP合成减少,引发细胞凋亡;而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通过破坏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因此,靶向线粒体的化疗药物可通过抑制ATP的合成,进而诱导癌细胞凋亡;而溶酶体靶向的光动力疗法,可通过光照产生活性氧(ROS),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释放溶酶体内水解酶,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另外,靶向细胞器的药物,能够有效的避免细胞膜对药物的外排效应,防止产生耐药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癌症的治疗效率,迫切需要开展成像指导下的线粒体和溶酶体双细胞器靶向的协同治疗。在细胞器成像方面,传统具有聚集猝灭发光(ACQ)效应的荧光探针有以下缺点:1)具有ACQ效应的荧光探针进入细胞器中后,导致局部的高浓度聚集,容易导致荧光的自我猝灭;2)具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细胞器靶向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式I化合物和光敏剂II制备而成,式I化合物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细胞器靶向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式I化合物和光敏剂II制备而成,式I化合物为其中,R为C1~C16亚烷基、C2~C16链烯基、C1~C16醚、C1~C16硫醚、C1~C16胺、C1~C16酯、C1~C16酰胺或C1~C16磺酰胺;所述C1~C16亚烷基表示-(CH2)n-,其中,n=1~16;所述C2~C16链烯基表示含有1~8个-(CH=CH)-的链烯基;所述C1~C16醚表示含有1~16个-(CH2-O)-的醚;所述C1~C16硫醚表示含有1~16个-(CH2-S)-的硫醚;所述C1~C16胺表示含有1~16个-(CH2-NH)-的胺;C1~C16酯表示含有1~16个酯基;C1~C16酰胺表示含有1~16个酰胺基;C1~C16磺酰胺表示含有1~16个磺酰胺基;所述光敏剂II是指带有负电荷的酞菁类或卟啉类光敏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细胞器靶向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1~C16亚烷基、C1~C16醚或C1~C16硫醚;X为卤素离子或OTs–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本忠,任力,高蒙,陈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