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39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是将聚乳酸、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2,2‑二(4‑氰基苯氧甲基)丙烷、水滑石、醋酸、吡啶及甲基乙基酮混合,在高压釜中高温搅拌,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冷却,得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超过261.1 J/g,相变温度范围为38.1~42.9℃,在人体能量捕获及人体体温调控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材料
,具体为一种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姚鹏成等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PLA)包覆相变材料的纳米纤维膜,为了改善其与普通织物间的复合牢度,首先对其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再同粘胶、羊毛织物进行复合,探讨了等离子体处理复合织物前后及各材料之间在保温、透气透湿、拉伸强力和剥离强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粘胶/PLA/羊毛复合织物的透气性低于羊毛织物,处理前后的透湿量较羊毛/粘胶复合织物分别降低76.5%和62.5%;拉伸强力高于PLA/相变材料纳米纤维膜;粘胶/PLA/羊毛复合织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克罗值比粘胶/羊毛复合织物分别提升了18.07%和17.78%;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粘胶/PLA/羊毛复合织物在剥离强力性能上较处理前提升了34.3%(纺织学报,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王锦成等制备了以聚乳酸(PLA)为壁材、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储能微胶囊。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微胶囊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PLA已包覆到石蜡上,该微胶囊的粒径为5~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6~9g聚乳酸、3~5g 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2~4g 十二烷基苯磺酸、0.3~0.5g 2,2‑二(4‑氰基苯氧甲基)丙烷、0.5~1g水滑石、6~9ml醋酸、6~9ml吡啶及1~3ml甲基乙基酮混合,置于高压釜中,加热至120~150℃,搅拌3~5小时,冷却,混合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乳酸复合储能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6~9g聚乳酸、3~5g四(4-吡啶氧甲基)甲烷、2~4g十二烷基苯磺酸、0.3~0.5g2,2-二(4-氰基苯氧甲基)丙烷、0.5~1g水滑石、6~9ml醋酸、6~9ml吡啶及1~3ml甲基乙基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碧健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