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39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蓄热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铝粉加入氯化镍溶液中,依次滴加氟化氨溶液、氨水进行反应,然后高温焙烧即得核壳结构的Al@NiO‑Al2O3高温相变蓄热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Al@NiO‑Al2O3高温相变蓄热材料中的铝有较大的熔化热、高导热系数和低蒸发压力等优良性能;而NiO‑Al2O3结合壳体使壳体结构致密且厚度增加,能够承受熔融状态铝的化学腐蚀,承受体积变化带来的压力,既能够提供较好的机械强度,又可增强传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蓄热材料

技术介绍
高温蓄热是指在500~1000℃范围内,用蓄热材料对热能进行存储和释放。此项技术多用于太阳能、余热利用等方面,来解决太阳能发电和工业余热利用中的热能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不匹配问题,以及因地区和气候等因素引起的能量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问题。蓄热装置有利于电力调峰,满足智能电网储能的要求。现有的相变蓄热材料的导热率比较低、反应制备周期长、壳层材料无法承受相变体积变化而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Al@NiO-Al2O3中内核Al的相变温度为660℃且具有较大的熔化热(约396.09J/g)、高导热系数、低蒸发压力和低储热成本,α-Al2O3表现出较高的储热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能够将相变材料Al封装,形成核壳结构Al@Al2O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Al@NiO-Al2O3高温相变蓄热材料中的铝有较大的熔化热、高导热系数和低蒸发压力等优良性能;而自然状态下,氧化铝虽然结构致密,但厚度很小,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分别将铝粉、NiCl2、NH4F加入到去离子水或超纯水中配制成铝粉浑浊液、NiCl2溶液和NH4F溶液;(2)将步骤(1)的铝粉浑浊液置于超声波中进行超声处理5~30min得到铝粉悬浊液;(3)将明胶加入到步骤(1)的NiCl2溶液中,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搅拌5~20min,然后再加入步骤(2)的铝粉悬浊液并在温度为30~60℃、搅拌条件下反应5~20min得到溶液A;(4)在温度为30~60℃、搅拌条件下,在步骤(3)的溶液A中逐滴滴加步骤(1)的NH4F溶液并持续反应0.5~3h;再逐滴滴加氨水调节溶液pH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分别将铝粉、NiCl2、NH4F加入到去离子水或超纯水中配制成铝粉浑浊液、NiCl2溶液和NH4F溶液;(2)将步骤(1)的铝粉浑浊液置于超声波中进行超声处理5~30min得到铝粉悬浊液;(3)将明胶加入到步骤(1)的NiCl2溶液中,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搅拌5~20min,然后再加入步骤(2)的铝粉悬浊液并在温度为30~60℃、搅拌条件下反应5~20min得到溶液A;(4)在温度为30~60℃、搅拌条件下,在步骤(3)的溶液A中逐滴滴加步骤(1)的NH4F溶液并持续反应0.5~3h;再逐滴滴加氨水调节溶液pH值为9~10并反应0.5~3h,静置处理1~12h,固液分离,再按照水-无水乙醇-水的顺序交替洗涤3~5次固体,固体在50~100℃条件下干燥;(5)将步骤(4)干燥后的固体匀速升温至温度为600~800℃并进行高温焙烧2~16h得到核壳结构的Al@NiO-Al2O3高温相变蓄热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结构的高温相变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孔斋田孟爽王华张凌陈艳鹏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