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01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包括:基板部;针部,设置在所述基板部,并且在所述基板部上凸出以插入皮肤;以及截取部,形成在所述针部与所述基板部的连接部位;其中,所述基板部或者所述针部由生物可吸收金属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更详细地说,不仅能够向体内供应药物还能够一同供应有益于人体的功能性物质的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
技术介绍
药物传递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是指使用各种物理化学技术将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递送至细胞、组织、脏器、器官等的一系列技术。作为药物传递系统最常使用口服药物的口腔投入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将药物传递至身体一部分的透过皮肤的方式等。其中,使用金属材质的注射器在患者皮肤穿孔传递液体药物的方式,即利用注射器的药物传递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利用注射器的药物传递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在注射药物时伴随着疼痛,而且因为反复接种的麻烦以及因为注射器的管理疏忽而再使用注射器针头导致患者感染。另外,上述的方式是具备注射器使用知识的接种者要求的,因此还存在患者无法自己利用注射器注射药物的缺点。因此,最近为了改善利用注射器的药物传递方式,正在制作并灵活使用比笔形注射器更小的微型尺寸的透过皮肤的微针。微针作为在角质层物理性地钻非常小的孔来传递药物的系统,最初在1998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Prousnitz小组率先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部;针部,设置在所述基板部,并且在所述基板部上凸出以插入皮肤;以及截取部,形成在所述针部与所述基板部的连接部位;其中,所述基板部或者所述针部由生物可吸收金属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07 KR 10-2016-0042690;2016.12.29 KR 10-2011.一种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部;针部,设置在所述基板部,并且在所述基板部上凸出以插入皮肤;以及截取部,形成在所述针部与所述基板部的连接部位;其中,所述基板部或者所述针部由生物可吸收金属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基板部从皮肤上分离,则所述针部从所述基板部脱离残留于皮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包括:针孔,形成在所述基板部;第一针,在被所述针孔收容的状态下一端与所述基板部连接;第二针,在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另一端连接的状态下被收容于所述针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形成宽度从一端向另一端方向逐渐变窄的形状,所述第二针一端形成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针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晟伦金钟泽秋炫旭
申请(专利权)人:实验室和人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