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67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及其制备方法,由背衬层、涂布于背衬层上的第一胶粘剂层、位于第一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小于第一胶粘剂层的面料层、涂布面料层上的第二胶粘剂层、位于第二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与第二胶粘剂层完全相同的离子堆积层以及置于离子堆积层之上且形状大小与背衬层相同的剥离层构成,其中,背衬层为吸附有含防霉剂的活性药液成分,面料层由经纱与纬纱采用六角菱形编织法编制而成,且经纱与纬纱之间的缝隙植入有活性粉。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剂,可充分发挥其活血化瘀、舒缓疼痛的作用,改善乳房部位血流通量和微循环,显著提高对乳腺增生的防治效果,且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腺增生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原因是雌激素与孕激素平衡失调,表现为黄体期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量相对增多,致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而缺乏孕激素的节制与保护作用,乳腺导管和小叶在周而复始的月经周期中,增生过渡而复旧不全,从而导致乳腺增生病的发生。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如有及时治疗,有发生潜在乳腺癌的危险。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医一般口服或者外敷一些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中药;西医则选用激素类药物或者手术治疗。中医治疗此病的效果较好,但中医口服治疗由于熬药繁琐,用药时间长,病人很难坚持,西医治疗此病的疗效不明显,且副作用大。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病人都要频繁的出入医院和每日频繁用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如果能将防治乳腺增生的方法贯穿到女性日常的护理当中,从而达到防治乳腺增生的目的,便不仅可以避免传统的治疗方法给病人带来的不便和痛苦,还顺应了目前内病外治以及治疗医学转向预防和保健医学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关于防治乳腺增生的文胸方面的报道,但其效果不太理想,不能消除患者痛根,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预防或治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产品在预防和治疗女性乳腺增生方面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镇痛、吸液、活血化瘀且具备防腐功能的理疗贴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由背衬层、涂布于所述背衬层上的第一胶粘剂层、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小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面料层、涂布所述面料层上的第二胶粘剂层、位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相同的离子堆积层、以及置于所述离子堆积层之上且形状大小与所述背衬层相同的剥离层构成,所述背衬层为活性炭纤维无纺布,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均为软组织医用胶。进一步地,所述剥离层为油光面托纸层。所述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面料层的制作:由经纱与纬纱采用六角菱形编织法编制而成,其中经纱与纬纱分别为竹炭纤维和香蕉纤维按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纺织完毕后在其表面均匀喷洒活性粉。(2)背衬层的制作:将由活性炭纤维构成的背衬层浸渍于活性药液中,使药液成分负载在背衬层上,且药液质量占总质量的2%~10%。(3)离子堆积层的制作:所述的离子堆积层是由聚四氟乙烯的复合荷电膜通过电晕放电法或电击穿极化法的离子堆积方式加工而成,其中,充电压60~70KV,充电时间60~120s。(4)按顺序将背衬层、第一胶粘剂层、面料层、第二胶粘剂层、离子堆积层和剥离层依次紧密连接,并经包装后即可形成成品。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粉由600~1000nm的Fe3O4粉末与远红外粉末按重量比1:1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药液成分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霍霍巴籽油40~60份、丁二醇10~20份、乳香5~10份、桃仁1~10份、广郁金2~8份、香附7~13份、川穹2~6份、防霉剂2~5份,其调配方法如下:(1)将霍霍巴籽油40~60%、丁二醇7~10%加入配料锅内,加热至80-90℃,搅拌转速35r/min,保温30分钟;(2)降温至55℃,加入搅拌均匀的乳香、香附、川穹、桃仁、广郁金,开启搅拌,搅拌速度30r/min,搅拌60分钟后加入防霉剂,继续搅拌均匀后降至室温静置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的防霉剂为防霉防腐剂ATE9260或防霉防螨整理剂ABM中的任意一种。活性药液中,乳香能调气活血、定痛、追毒;香附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有效缓解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川穹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有效缓解肝郁气滞之胁痛、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广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之功对妇人情志病的干预以及调整有较好的作用。Fe3O4粉末与远红外粉末可发射远红外线及产生磁场,在二者的联合作用下可改善胸部血管循环,调节乳腺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养分供给,活化乳房的组织细胞,缓解消除生理期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小叶增生症、经前乳房涨痛、产后乳汁缺乏等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功效。采用电晕放电法或电击穿极化法进行离子堆积的聚四氟乙烯的复合荷电膜,其稳定储存的电荷可产生局部持续的高压静电场,使患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关节等组织的电解质发生相应的极化,病变部位离子迁移,激活细胞,修复细胞组织,从而改善病变部位的疼痛症状。产生的微热效应,通过人体皮肤组织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增强肌体细胞的活力,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痛、温经散寒作用。通过经络穴位作用,调整血管神经机能,循络感传通经络,激发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理气逐瘀、舒筋通络之功效,调节机体阴阳虚实平衡。本专利技术可产生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在理疗贴中设置的背衬层,一方面,因活性炭纤维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吸收由于敷贴后皮肤表面产生的汗液,使患者更为舒适;另一方面,其上吸附有防霉剂,使得产品的保持期得到显著延长,特别是在湿气较重的南方储存。此外,背衬层中含有活性药液,其成份均为纯植物精华产品,其敷贴于乳房表面皮肤时,可在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作用下显著的起到活血化瘀、舒缓疼痛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面料层的设置,一方面,可协助背衬层进行吸湿,与大气进行水气交换,维持一个较好的舒适环境,另一方面活性粉的设计改善了乳房部位的血流通量及微循环,有利于缓解消除生理期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3)本专利技术离子堆积层利用高压静电场和微电流对人体产生生物刺激效应的原理,通过静电离子感应直接作用于患处,有效地抑制异常细胞增生、激活良性细胞的正常生长,在特定极性与强度的静电场中起作用,使乳房处肉、血管、神经关节等组织的电介质发生极化,改善了微循环,从而彻底消除深部组织粘连,并且与背衬层和面料层产生协同的作用,治疗和预防乳房肿痛、乳腺增生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由于面料层直接覆盖在离子堆积层上,可抵挡离子堆积层中电荷流失,使静电离子感应疗效更持久,节省了患者的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由背衬层、涂布于背衬层上的第一胶粘剂层、位于第一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小于第一胶粘剂层的面料层、涂布面料层上的第二胶粘剂层、位于第二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与第二胶粘剂层完全相同的离子堆积层以及置于离子堆积层之上且形状大小与背衬层相同的剥离层构成,其中,背衬层为活性炭纤维无纺布,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均为软组织医用胶,剥离层为油光面托纸层。该产品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1)面料层的制作:由经纱与纬纱采用六角菱形编织法编制而成,其中经纱与纬纱分别竹炭纤维和香蕉纤维按1:1(重量比)组成,纺织完毕后在其表面均匀喷洒由600nm的Fe3O4粉末与远红外粉末按重量比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其特征在于,由背衬层、涂布于所述背衬层上的第一胶粘剂层、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小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面料层、涂布所述面料层上的第二胶粘剂层、位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相同的离子堆积层、以及置于所述离子堆积层之上且形状大小与所述背衬层相同的剥离层构成,所述背衬层为活性炭纤维无纺布,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均为软组织医用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其特征在于,由背衬层、涂布于所述背衬层上的第一胶粘剂层、位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小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的面料层、涂布所述面料层上的第二胶粘剂层、位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上且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相同的离子堆积层、以及置于所述离子堆积层之上且形状大小与所述背衬层相同的剥离层构成,所述背衬层为活性炭纤维无纺布,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均为软组织医用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层为油光面托纸层。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乳腺增生的理疗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面料层的制作:由经纱与纬纱采用六角菱形编织法编制而成,其中经纱与纬纱分别为竹炭纤维和香蕉纤维按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纺织完毕后在其表面均匀喷洒活性粉;(2)背衬层的制作:将由活性炭纤维构成的背衬层浸渍于活性药液中,使药液成分负载在背衬层上,且药液质量占总质量的2%~10%;(3)离子堆积层的制作:所述的离子堆积层是由聚四氟乙烯的复合荷电膜通过电晕放电法或电击穿极化法的离子堆积方式加工而成,其中,充电压60~70KV,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彬陈锦涛熊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