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是具有独特管状结构的一维碳纳米材料。与传统的碳材料相比,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等性能,在储能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很多学者对固态碳源制备碳纳米管进行了研究,如公开号为CN1070323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固相催化制备螺旋状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以尿素或者三聚氰胺粉体为固态碳源,在保护气的氛围下制备了碳纳米管,但该方法得到的材料为粉体;海绵是一种三维网络骨架结构的固体材料,含有一定尺寸的孔径分布,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能够被碳化,且保持原始的海绵骨架结构,公开号为CN10521760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高分子海绵、三聚氰胺海绵或聚氨酯海绵表面生长了碳纳米管,但该方法需要通入甲烷、乙烯、乙炔等气态碳源。锂金属由于其高理论容量(3860mA·h/g),低电化学电势(-3.04V),低密度(0.534g/cm3)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海绵浸入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烘干后,得到浸泡后的海绵;所述可溶性催化剂为铁系元素的盐类化合物;S2)将所述浸泡后的海绵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并保温,得到三维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选自硝酸铁、氯化铁、醋酸铁、硝酸钴、氯化钴、硝酸镍、氯化镍与醋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水溶液中可溶性催化剂前驱体的浓度为0.1~1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选自聚醚海绵、聚乙烯醇海绵、三聚氰胺海绵、聚氨酯海绵、棉花纤维海绵、竹纤维海绵与木纤维素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加入可溶性碳源。6.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