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门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86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门架总成,属专用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纵向滚轮框架和横向导轨框架构成,纵向滚轮框架的滚轮架上焊接有横向导轨框架;纵向滚轮框架由滚轮架、导向滚轮和加强板构成,滚轮架纵向对称设置,滚轮架两端分别固装有导向滚轮,加强板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安装座;横向导轨框架由卧式门架导轨、横梁和间隔板构成,卧式门架导轨前后对称焊接在滚轮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水平设置在车辆副车架上,在横向导轨框架的卧式门架导轨内根据需要安装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安装的工作属具可在卧式门架导轨内横向移动,实现在水平面内的横向、纵向的联动作业,而货物重心在车架平面,能有效减少车辆的倾覆,提高作业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门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门架总成,属专用车辆制造

技术介绍
门架是叉车最重要的升降装置。门架的横向尺寸(即宽度)由布置(即叉车的前轮内侧间距及必要的间隙)来定,其宽度必然小于前轮距,叉车的门架位于车轮支撑点之外,门架和货物需要靠叉车其他部分的重量来平衡,才不至于向前倾覆,叉车为了叉取货物,叉车门架必须位于车轮的前面,否则货物会与车轮干涉,门架通常立式安装,采用部分轴瓦与车架连接,使用过程中由于货物偏载、货物中心与其几何中心偏离及路面不平等原因都会造成叉车偏载,在装卸及运输时货物容易错位滑落,造成货物损坏及安全事故,严重的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横向宽度尺寸限制,不局限与车架的安装方式,门架和货物位于车架平面,能有效减小倾覆力矩的卧式门架总成。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卧式门架总成由纵向滚轮框架和横向导轨框架构成,其特征在于:纵向滚轮框架的滚轮架上焊接有横向导轨框架;纵向滚轮框架由滚轮架、导向滚轮和加强板构成,滚轮架纵向对称设置,滚轮架的外侧两端分别固装有导向滚轮,滚轮架之间横向呈间隔状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安装座;横向导轨框架由卧式门架导轨、横梁和间隔板构成,卧式门架导轨前后对称焊接在滚轮架上,卧式门架导轨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横梁,横梁之间的卧式门架导轨上对称安装有间隔板。所述的滚轮架之间的间距与车辆副车架的纵梁间距相适配。所述的卧式门架导轨的截面呈槽形。所述的间隔板紧邻横梁设置。所述的左侧的横梁下方的卧式门架导轨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的卧式门架导轨的右侧分别安装有从动轮,卧式门架导轨的左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为双链轮。所述的传动轴和滚轮架之间的卧式门架导轨下方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的卧式门架导轨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挡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卧式门架总成通过导向滚轮安装在副车架的导轨上,该卧式门架总成像一个纵向水平运动的小车,能在副车架的导轨上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进行移动,并能使装备在其上的工作属具在卧式门架导轨上移动,该卧式门架总成的作用是安装移动平台或龙门架等工作属具,货物重心在车架平面,有效减少车辆倾覆的可能性,卧式门架总成是一个横向、纵向联动的移动平台,也可加载升降机构在车辆等侧面进行作业,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副车架上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副车架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副车架上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向滚轮框架,2、横向导轨框架,3、滚轮架,4、导向滚轮,5、加强板,6、安装座,7、卧式门架导轨,8、横梁,9、间隔板,10、齿轮,11、纵梁,12、限位挡片,13、液压油缸,14、移动平台,15、副车架,16、纵梁导轨,17、传动轴,18、从动轮,19、主动轮,20、液压马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的前后、左右与普通汽车在本领域中前后、左右的含义相同。具体的为,“前”是指在纵向上专用车辆的汽车部分的驾驶室方向;“后”是指纵向上车辆远离汽车部分驾驶室的方向;“左”、“右”为人前看时望向汽车部分的驾驶室时的左、右方位。该卧式门架总成由纵向滚轮框架1和横向导轨框架2构成,纵向滚轮框架1的滚轮架3上焊接有横向导轨框架2;纵向滚轮框架1由滚轮架3、导向滚轮4和加强板5构成,滚轮架3纵向对称设置,滚轮架3之间的间距与车辆副车架15的纵梁11间距相适配,滚轮架3的外侧两端分别固装有导向滚轮4,滚轮架3之间横向呈间隔状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安装座6;横向导轨框架2由卧式门架导轨7、横梁8和间隔板9构成,卧式门架导轨7前后对称焊接在滚轮架3上,卧式门架导轨7的截面呈槽形,卧式门架导轨7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挡片12,能防止工作属具或移动平台从卧式门架导轨7滑出;卧式门架导轨7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横梁8,横梁8之间的卧式门架导轨7上对称安装有间隔板9,间隔板9紧邻横梁8设置,左侧的横梁8下方的卧式门架导轨7之间设置有传动轴17,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齿轮10,传动轴17和滚轮架3之间的卧式门架导轨7下方设置有液压马达20,卧式门架导轨7的右侧分别安装有从动轮18,卧式门架导轨7的左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19,主动轮19为双链轮,液压马达20的齿轮与主动轮19通过链条连接,主动轮19和从动轮18用于安装在卧式门架导轨7上的移动平台的运行。该卧式门架总成其实就是是一幅双层导轨系统,通常该卧式门架总成通过纵向滚轮框架1的导向滚轮4安装在副车架15纵梁导轨16上,副车架14和卧式门架总成之间通过液压油缸连接,其中液压油缸的固定端与副车架14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卧式门架总成上安装座6连接,实现卧式门架总成在副车架导轨上作纵向移动;该卧式门架总成水平设置在车辆副车架14上,在横向导轨框架的卧式门架导轨7内根据需要安装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安装的工作属具可在卧式门架导轨7内横向移动,实现在水平面内的横向、纵向的联动作业,而货物重心在车架平面,能有效减少车辆的倾覆,提高作业安全系数。以上所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门架总成,它由纵向滚轮框架(1)和横向导轨框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纵向滚轮框架(1)的滚轮架(3)上焊接有横向导轨框架(2);纵向滚轮框架(1)由滚轮架(3)、导向滚轮(4)和加强板(5)构成,滚轮架(3)纵向对称设置,滚轮架(3)的外侧两端分别固装有导向滚轮(4),滚轮架(3)之间横向呈间隔状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安装座(6);横向导轨框架(2)由卧式门架导轨(7)、横梁(8)和间隔板(9)构成,卧式门架导轨(7)前后对称焊接在滚轮架(3)上,卧式门架导轨(7)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横梁(8),横梁(8)之间的卧式门架导轨(7)上对称安装有间隔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门架总成,它由纵向滚轮框架(1)和横向导轨框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纵向滚轮框架(1)的滚轮架(3)上焊接有横向导轨框架(2);纵向滚轮框架(1)由滚轮架(3)、导向滚轮(4)和加强板(5)构成,滚轮架(3)纵向对称设置,滚轮架(3)的外侧两端分别固装有导向滚轮(4),滚轮架(3)之间横向呈间隔状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活塞杆的安装座(6);横向导轨框架(2)由卧式门架导轨(7)、横梁(8)和间隔板(9)构成,卧式门架导轨(7)前后对称焊接在滚轮架(3)上,卧式门架导轨(7)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横梁(8),横梁(8)之间的卧式门架导轨(7)上对称安装有间隔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架(3)之间的间距与副车架(2)的纵梁(11)间距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顺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先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