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83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设置在旧楼外侧,在无阶梯走道与楼梯之间修建中柱墙,中柱墙的高度达到最高楼层,中柱墙设置有多条外伸的悬挑梁,支撑无阶梯走道、楼梯,新建的楼梯与无阶梯走道可在建设时直接与中柱墙联结、固定在一起;在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设置无阶梯走道,保留另一侧楼梯并延伸加建该楼梯至与电梯门口平台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是:住户乘坐电梯无须再步行上下楼梯,解决老人上下楼难题;不修建客厅前面的电梯走道,解决电梯走道挡客厅采光难题;可以沿用原大门,不用新开一个大门,不影响客厅原布局,无须花钱重新装修客厅,不用搭建专用临时走道,施工期间能保障上下楼通畅,住户不必临时搬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旧多层楼加装电梯。
技术介绍
许多早年建造的多层住宅楼和其他楼房(简称:旧楼)没有安装电梯,对住户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特别是老人、坐轮椅人上下楼更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条件,近年来要求加装电梯、改善生活,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旧楼的结构已经成型,楼道过窄难以安装电梯,已有一些在楼外加装电梯且电梯开门在楼梯半层平台的技术方案,这些方案使住户从电梯出来后还要再步行半层楼梯才能到达家门,没有真正解决住户(特别是老人、坐轮椅人)无须步行上下楼梯的便捷出行需求。还有一些技术方案提出:在楼外加装电梯,将电梯门口平台改成电梯走道,并将该电梯走道延伸至旁边的客厅(或房子)前面,破开客厅(或房子)的窗口(或外墙),建设该住户的一个新大门,住户走出新大门后,可通过电梯走道进出电梯;同时,原楼梯不变、原住户大门不变,仍可继续使用。这些方案将电梯走道建在客厅(或房子)前面,会明显影响采光;而在客厅新开一个新大门,破坏了房子的原来结构,会严重影响该客厅的布局;若要重新设计、装修客厅及窗口、新大门,恐怕需要不少金钱。再有一些技术方案提出:在加装电梯时需改造、修建楼梯,其施工期间,会严重影响甚至完全切断住户的上下楼通道,使住户被迫临时搬迁到其他地方住1-2个月或几个月。一些技术方案还提出:在加装电梯改造、修建楼梯时,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可保障施工期间住户上下楼的通畅,住户不必临时搬迁;加装电梯完工或该层施工完成后,再拆除该专用的临时走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楼外加装电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须搬迁、无须搭建专用临时走道、无须新开一个新大门、无须步行上下楼梯便可直接到达家门的加装电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电梯旧楼两个楼板层间的楼梯具有两侧楼梯、两个方向相反的楼梯梯段,该两个梯段的两端均分别由半层平台楼梯横梁、住户原大门前的楼层平台楼梯横梁支撑,且住户大门前的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旧楼原两侧楼梯之间,在无阶梯走道与楼梯之间修建中柱墙,中柱墙的高度达到最高楼层,中柱墙设置有多条外伸的悬挑梁,支撑无阶梯走道、楼梯,新建的无阶梯走道与新建的楼梯可在建设时直接与中柱墙联结、固定在一起;在大门平台一侧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设置该楼层无阶梯走道,连接该楼层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保留另一侧楼梯,并延伸加建该楼梯直至与该楼层外的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连,使之成为连通上、下两楼层的步行楼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中柱墙设置外伸的悬挑梁,在各楼层平台高度设置楼层横向悬挑梁用于支撑一侧的无阶梯走道,在各楼层的半层平台高度可设置半层横向悬挑梁用于支撑另一侧的楼梯,在中柱墙不同纵向位置上可设置多条外伸的悬挑梁为同一无阶梯走道或楼梯提供支撑,由于支撑间隔变小,可减少无阶梯走道或楼梯强度的设计要求,以降低无阶梯走道或楼梯的成本,实际上,中柱墙可在任意纵向位置上为无阶梯走道或楼梯提供支撑。通常,旧楼的两侧楼梯均由半层平台中的楼梯横梁承重,在楼外加装电梯改造、修建楼梯时,若拆除两侧楼梯中的任意一侧,必然要切断半层平台中承重的楼梯横梁,这时,两侧楼梯都可能因失去承重梁无力支撑而倒垮,从而完全切断住户的上下楼通道,使住户无法继续居住,住户将被迫临时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本专利技术中柱墙可支撑任意一侧的楼梯单独存在,同时可在另一侧支撑无阶梯走道通往电梯,从而为在楼梯施工时能保障上下楼通道(含通往电梯)的通畅提供了基本条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设置有无阶梯斜坡走道,以降低另一侧楼梯的坡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从住户原大门平台往上倾斜,并通往上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的楼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从住户原大门平台往下倾斜,并通往下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的楼梯。注释1:在本申请中,与楼梯倾斜方向的垂面相同的,可称为“纵向”,与楼梯宽度方向的垂面相同的,可称为“横向”。楼梯间原有两侧楼梯,可分别称为“楼梯的一侧”与“楼梯的另一侧”。各层住户大门前的平台可称为“大门平台”或“楼层平台”。位于各层楼中间高度的楼梯平台可称为“楼梯半层平台”或“半层平台”。楼梯间外墙可称为“半层平台外墙”。在各楼层的半层平台中,用于支撑原楼梯的横梁可称为“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或“楼梯横梁”,楼梯间外墙可称为“半层平台外墙”,支撑半层平台外墙横梁。注释2:本专利技术加装电梯至少包括以下建设工程:电梯井道,电梯安装,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无阶梯走道、加建的楼梯、部分旧楼梯的拆除工程等等。住户可按以下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加装的电梯:住户从外面回来,在地面层开电梯门进入电梯,电梯上升到达所要去的楼层时,开电梯门走到电梯门口平台,再走过无阶梯的走道,直达住户的大门平台,就可开大门回家。同样,住户要出去,按反过来的过程执行即可,根本不需要步行上下一级楼梯。在紧急情况下,或在没电时,可步行上楼;先走完楼梯,进入电梯门口平台,然后走过无阶梯走道,直达住户的大门平台,就可开大门回家。反之亦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住户乘坐电梯无须再步行上下一级楼梯,彻底解决了老人、坐轮椅人上下楼难的问题;2、无须在客厅(或房子)前面修建任何建筑物,解决了电梯走道建在客厅前面而明显影响采光的难题;3、可以直接沿用原大门,无须花钱在客厅新开一个大门,不会影响客厅的原布局,无须花钱重新装修客厅及窗口;4、不用修建延伸至旁边客厅前面的电梯走道,能减少加装电梯支出;5、保留两侧楼梯中的一侧楼梯,减少工程量,有效地降低了加装电梯成本;6、施工时不用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7、在加装电梯施工期间,能保障住户上下楼的通畅,因此,住户可以不用临时搬迁。【附图说明】图1为加装电梯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梯1,电梯门口平台2,无阶梯走道3,大门平台4,住户原大门5,楼梯6,中柱墙7,楼层横向悬挑梁8,半层横向悬挑梁9,半层平台1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在7层旧楼中的每层楼梯均具有两侧楼梯,加装的电梯1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10位置的外侧,在旧楼原两侧楼梯之间,在无阶梯走道3与楼梯6之间修建中柱墙,中柱墙7的高度达到最高楼层,中柱墙设置有外伸的悬挑梁,支撑无阶梯走道3、楼梯6,新建的无阶梯走道与新建的楼梯可在建设时直接与中柱墙联结、固定在一起,在各楼层平台高度设置楼层横向悬挑梁8用于支撑一侧的无阶梯走道3,在各楼层的半层平台10高度可设置半层横向悬挑梁9用于支撑另一侧的楼梯6;在住户原大门5前的大门平台4一侧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2之间设置该楼层无阶梯走道3,连接该楼层大门平台4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2;保留另一侧楼梯6,并延伸加建该楼梯6直至与该楼层外的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2相连,使之成为连通上、下两楼层的步行楼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电梯旧楼两个楼板层间的楼梯具有两侧楼梯、两个方向相反的楼梯梯段,该两个梯段的两端均分别由半层平台楼梯横梁、住户原大门前的楼层平台楼梯横梁支撑,且住户大门前的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旧楼原两侧楼梯之间,在无阶梯走道与楼梯之间修建中柱墙,中柱墙的高度达到最高楼层,中柱墙设置有多条外伸的悬挑梁,支撑无阶梯走道、楼梯,新建的无阶梯走道与新建的楼梯可在建设时直接与中柱墙联结、固定在一起;在大门平台一侧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设置该楼层无阶梯走道,连接该楼层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保留另一侧楼梯,并延伸加建该楼梯直至与该楼层外的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连,使之成为连通上、下两楼层的步行楼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电梯旧楼两个楼板层间的楼梯具有两侧楼梯、两个方向相反的楼梯梯段,该两个梯段的两端均分别由半层平台楼梯横梁、住户原大门前的楼层平台楼梯横梁支撑,且住户大门前的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旧楼原两侧楼梯之间,在无阶梯走道与楼梯之间修建中柱墙,中柱墙的高度达到最高楼层,中柱墙设置有多条外伸的悬挑梁,支撑无阶梯走道、楼梯,新建的无阶梯走道与新建的楼梯可在建设时直接与中柱墙联结、固定在一起;在大门平台一侧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设置该楼层无阶梯走道,连接该楼层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保留另一侧楼梯,并延伸加建该楼梯直至与该楼层外的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连,使之成为连通上、下两楼层的步行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先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