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643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包括第一、二进线开关、第一、二母线、第一、二电压互感器、合环开关、第一、二晶振、对时调压主回路器和调压合环控制器。第一进线开关、第一电压互感器、合环开关分别与第一母线连接,第一电压互感器、调压合环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晶振连接;第二进线开关、第二电压互感器和对时调压主回路器分别与第二母线连接,第二电压互感器和调压合环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晶振连接;对时调压主回路器包括连接电缆、反并联晶闸管和负载,依次连接;调压合环控制器包括GPS模块和时钟对时模块。调压合环控制器和对时调压主回路器,使同步刷新两个晶振和同步计算两个电压互感器,测试数据更为准确,提高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合环运行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配电网建设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方式。在日常的供电模式下,各线路之间的联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某些线路需要检修或者出现故障要进行倒负荷时,过去电网采用先短时停电,倒完负荷后再恢复供电的方式,这将会导致电力用户的短时停电问题。随着用户对电能质量和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要求日益提高,通过合环调电操作实现不停电倒负荷已经成为配电网运行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前配电网10kV线路现有合环调电的测试设备主要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主要装设于能进行合环调电的环网柜两端,用于测量所需信息。由于获取信息方法是人为获取,数据取用无法保证合环调电要求的同时性问题,且计算时无法适应原两条不同线路由不同负荷特性引起的电压差计算可靠性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方法测试结果准确性低。为了提高测试结果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以解决现有测试结果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开关(1)、母线(2)、电压互感器(3)、合环开关(4)、晶振(5)、对时调压主回路器(6)和调压合环控制器(7),其中:所述进线开关(1)包括第一进线开关(11)和第二进线开关(12),所述母线(2)包括第一母线(21)和第二母线(22),所述电压互感器(3)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31)和第二电压互感器(32),所述晶振(5)包括第一晶振(51)和第二晶振(52);所述第一进线开关(11)与所述第一母线(2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3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21)的第三端与所述合环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步对时的配电网合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开关(1)、母线(2)、电压互感器(3)、合环开关(4)、晶振(5)、对时调压主回路器(6)和调压合环控制器(7),其中:所述进线开关(1)包括第一进线开关(11)和第二进线开关(12),所述母线(2)包括第一母线(21)和第二母线(22),所述电压互感器(3)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31)和第二电压互感器(32),所述晶振(5)包括第一晶振(51)和第二晶振(52);所述第一进线开关(11)与所述第一母线(2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3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21)的第三端与所述合环开关(4)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振(5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振(51)的第二端与所述调压合环控制器(7)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进线开关(12)与所述第二母线(2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3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母线(22)的第三端与所述对时调压主回路器(6)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振(5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振(52)的第二端与所述调压合环控制器(7)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对时调压主回路器(6)包括连接电缆(61)、反并联晶闸管(62)和负载(63),所述连接电缆(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母线(22)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连接电缆(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黎涛王科刘红文聂鼎李维王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