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胎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在汽车轮胎领域中,一直存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就是汽车轮胎亏气时无法自动充气,当车辆行驶至偏僻地段无法充气导致汽车行驶困难,而且汽车在轮胎亏气状态下行驶会造成汽车爆胎,严重威胁驾驶人人身安全,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充气轮胎,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充气轮胎,包括车身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身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圆周壁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所述第一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车身内固定设置的发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驱动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轴左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一空腔外且末端固定安装有轮毂,所述轮毂右侧端壁上转动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充气轮胎,包括车身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身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圆周壁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所述第一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车身内固定设置的发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驱动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轴左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一空腔外且末端固定安装有轮毂,所述轮毂右侧端壁上转动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轮毂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一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轮胎,包括车身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身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圆周壁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所述第一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车身内固定设置的发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驱动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轴左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一空腔外且末端固定安装有轮毂,所述轮毂右侧端壁上转动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轮毂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二空腔下方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顶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下方的所述第一转轴左侧末端贯穿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伸入所述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转轴末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前侧末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臂后侧末端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长孔,所述长孔内铰接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空腔顶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滑动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顶部延伸段伸入所述第六空腔内且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底壁内,所述第二滑动杆底部延伸段伸入所述第四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一文,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中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