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视频测量和定位识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速摄影测量系统在近景摄影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对高速运动物体进行空间信息变化探测成为可能。在实验中接触式传感存在量程有限、增加模型质量、安装费时费力等缺点,而传统的高速摄影测量方式是通过多台相机获取影像数据,通过后处理的方式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在影像获取的过程中高速相机具有高帧频、高分辨率等特点,所使用的高速相机满幅帧频达到500帧/秒,且其影像分辨率可达1280×1024像素。若以500帧/秒的帧频进行拍摄,拍摄一个20秒的工况则需要存储10000张影像,其所占内存高达12GB。这使得在后续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单台计算机在数据拷贝和序列影像跟踪匹配时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分布式立体摄影测量网络并对待测结构物进行拍摄;2)根据分布式立体摄影测量网络,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的方式,对待测结构物上的目标点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匹配,并通过全影像光束法平差获取目标点序列影像的三维空间坐标,并解算目标点的振动参数,完成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分布式立体摄影测量网络并对待测结构物进行拍摄;2)根据分布式立体摄影测量网络,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的方式,对待测结构物上的目标点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匹配,并通过全影像光束法平差获取目标点序列影像的三维空间坐标,并解算目标点的振动参数,完成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分布式立体摄影测量网络包括主控机、多台工控机以及与每台工控机连接的高速相机,所述的主控机通过同步控制器同时触发各高速相机进行影像获取,所述的主控机和多台工控机通过交换机和以太网构建局域网,所述的局域网采用TCP/IP协议实现主控机和多台工控机的指令传输和数据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单开间、四跨、四层的框架模型作为待测结构物,所述的框架模型安装在振动台上,并且在框架基座和每层框架的节点上布设圆形标识点作为目标点,所述的高速相机通过交向摄影方式获取振动过程中的序列影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解析的多层框架抗震实验高速视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主控机通过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小华,陈鹏,高飒,汪本康,谢欢,刘世杰,金雁敏,柳思聪,许雄,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