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95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优化目标:根据核电厂实际情况确定优化目标;S2、工程分析,具体包括步骤定性安全分析和定量安全分析;S21、定性安全分析:对S1步骤制定的优化目标进行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纵深防御的遵守以及安全裕量的遵守进行评价分析;S22、定量安全分析即是概率安全评价:评价优化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优化对电厂PSA模型的影响,得到定量评价结果,综合判断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是否可以被接受;S3、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判断;S4、制定性能监督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价体系以及性能跟踪策略以确保优化满足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
,具体涉及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技术规格书是核电厂最重要的运行依据文件之一,它规定了核电机组在运营期间保证核安全的最基本要求。传统的技术规格书是建立在确定论方法和工程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数十年来核电站运行经验表明,这套方法对保障核安全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运行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技术规范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管理上过于保守,束缚了核电厂运行灵活性,限制了核电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概率论安全评价方法得到迅速发展,而且被国内外核安全管理者所接受、认可,并鼓励核电厂开展相关的应用。基于此,逐步形成了结合确定论和概率论两种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核电厂安全评价分析方法——风险指引型安全分析方法,而且为核电厂运行技术规格书的优化提供一种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现有技术的技术规格书管理上过于保守,束缚核电厂运行灵活性,限制核电的市场竞争力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技术规格书的优化方法较局限,不能较全面地评价电厂整体风险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以实现更加全面地识别电厂的配置风险,能够解决核电厂生产实际问题,及关于某些规定的不足、分歧和困惑,为技术规格书的优化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以增强核电厂安全管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优化目标:根据核电厂实际情况确定优化目标;S2、工程分析:对优化目标进行工程分析,定性安全分析和定量安全分析,具体内容如下,S21、定性安全分析:对S1步骤制定的优化目标进行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纵深防御的遵守以及安全裕量的遵守进行评价分析;S22、定量安全分析:定量安全分析即为概率安全评价,概率安全评价通过优化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分析、优化对核电厂PSA模型影响分析和PSA模型定量化评价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风险;定量评价采用三层次的分析方法进行开展;同时,概率安全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为确定优化目标提供PSA风险见解;S3、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判断:根据步骤S21和步骤S22结果判断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整体是否满足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如果满足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则可进入步骤S4;如果不满足则进行优化内容调整,重新进行评价,若优化内容无法调整,则取消优化;S4、制定性能监督策略:对因需要对技术规格书进行优化而受影响的设备进行长期监督,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大纲,同时确保监督大纲能完成优化相关设备的性能检测和信息反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使监督大纲能正确督导相应设备的正常运行,至此,本专利技术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施行完成。此外,步骤S21中的对纵深防御的遵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因素:a、是否在防止堆芯损坏;b、防止安全壳失效和缓解后果之间实现合理的平衡;c、是否避免了过分依赖规程行动作为与执照基准优化的相关补充措施;d、系统冗余度、独立性和多样性与系统预期失效频率;e、系统受到威胁的后果是否与不确定性相对应;f、是否采取了应对潜在的共因失效措施;g、对引入新共因失效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评估;h、是否没有降低屏障之间的独立性;i、是否采取了防止人员失误的措施,以及是否维护了电厂设计准则的宗旨。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优化目标包括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中某些难理解或有歧义条款、外部经验反馈和新技术观点。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包括满足现有法规要求、满足纵深防御要求、满足安全裕量要求、满足风险准则要求和采用性能监督策略要求。进一步地,在步骤S22中,所述三层次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层次一、分析PSA模型的能力和见解:根据PSA模型的ICDP、ILERP、以及ΔCDF和ΔLERF数值评价优化是否可以被接受;层次二、避免风险显著的电厂配置:基于PSA模型进行设备重要度分析,选取RAW重要度较高的设备,RAW重要度较高的设备与优化相关的设备同时不可用时,即为高风险配置,针对识别出的高风险配置,通过工程分析、与运行人员访谈等方式,确定降低风险的补偿措施,确保当与优化相关的特定电厂设备退出运行时,不会产生风险显著的电厂其它设备停役配置;层次三、风险指引的配置风险管理:编制一个大纲以确保停役设备的风险影响在进行任何维修活动前得到适当评估,该大纲应能够在电厂正常运行期间及时地揭示风险显著的电厂设备停役配置。进一步地,对于年平均风险评价,如果所计算的ΔCDF小于1.0E-06/堆年,且ΔLERF小于1.0E-07/堆年,则不管是否计算了总的CDF,这一优化都将会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对于单个优化,如果ICDP小于1.0E-06,并且ILERP小于1.0E-07,则认为该优化的风险增量是可接受的。进一步地,所述层次二中关于识别出的高风险配置补偿措施包括:a)开始计划维修活动前,核对冗余列的可用性;b)限制对冗余或多样性系统同时试验和维修;c)改进试验和维修规程,以减少与试验、维修相关的错误;d)改进运行规程和操纵员培训,以减少人误的影响;e)改进系统设计以降低系统的整体不可用度和电厂风险。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形成了系统的风险指引型技术规范优化流程方法,使技术规格书优化的流程更加完善和清晰化;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PSA风险见解,应用于技术规格书条款优化的选取和优化风险评价;本专利技术使用RAW重要度并结合电厂的实际生产管理来识别潜在的高风险配置;本专利技术弥补了国内现有技术规格书基于确定论分析的不足,融入了PSA分析更加系统地全面评价现有的技术规格书,为系统性梳理技术规范完整性提供了思路和实践。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价体系以及性能跟踪策略以确保优化满足法规要求、风险变化可接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优化目标:根据核电厂实际情况确定优化目标;技术规格书条款优化,主要来源于核电厂生产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关于某些条款的不同理解,或关于某些条款困惑,或外部经验反馈,或新技术观点等。优化条款是综合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工程分析、PSA见解来最终确定的。S2、工程分析:对优化目标进行工程分析,定性安全分析(S21)和定量安全分析(S22);S21、定性安全分析:对S1步骤制定的优化目标进行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纵深防御的遵守以及安全裕量的遵守进行评价分析;优化对法规要求符合性:主要从我国《核安全法》、核安全管理导则、政策声明等相关内容进行识别,确保优化不违背法规要求;对纵深防御的遵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因素:a、是否在防止堆芯损坏;b、防止安全壳失效和缓解后果之间实现合理的平衡;c、是否避免了过分依赖规程行动作为与执照基准优化的相关补充措施;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优化目标:根据核电厂实际情况确定优化目标;S2、工程分析:对优化目标进行工程分析,包括步骤定性安全分析和定量安全分析,具体内容如下,S21、定性安全分析:对S1步骤制定的优化目标进行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纵深防御的遵守以及安全裕量的遵守进行评价分析;S22、定量安全分析:所述定量安全分析为概率安全评价,概率安全评价通过优化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分析、优化对核电厂PSA模型的影响分析和PSA模型定量化评价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风险,给出风险见解;定量评价采用三层次的分析方法进行开展;同时,概率安全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为确定优化目标提供PSA风险见解;S3、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判断:根据步骤S21和步骤S22结果判断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整体是否满足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如果满足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则可进入步骤S4;如果不满足则进行优化内容调整,重新进行评价,若优化内容无法调整,则取消优化;S4、制定性能监督策略:对因需要对技术规格书进行优化而受影响的设备进行长期监督,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大纲,同时确保监督大纲能完成优化相关设备的性能检测和信息反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使监督大纲能正确督导相应设备的正常运行,至此,本专利技术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施行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优化目标:根据核电厂实际情况确定优化目标;S2、工程分析:对优化目标进行工程分析,包括步骤定性安全分析和定量安全分析,具体内容如下,S21、定性安全分析:对S1步骤制定的优化目标进行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纵深防御的遵守以及安全裕量的遵守进行评价分析;S22、定量安全分析:所述定量安全分析为概率安全评价,概率安全评价通过优化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分析、优化对核电厂PSA模型的影响分析和PSA模型定量化评价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风险,给出风险见解;定量评价采用三层次的分析方法进行开展;同时,概率安全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为确定优化目标提供PSA风险见解;S3、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判断:根据步骤S21和步骤S22结果判断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整体是否满足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如果满足风险指引型决策原则则可进入步骤S4;如果不满足则进行优化内容调整,重新进行评价,若优化内容无法调整,则取消优化;S4、制定性能监督策略:对因需要对技术规格书进行优化而受影响的设备进行长期监督,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大纲,同时确保监督大纲能完成优化相关设备的性能检测和信息反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使监督大纲能正确督导相应设备的正常运行,至此,本发明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施行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的对纵深防御的遵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因素:a、是否在防止堆芯损坏;b、防止安全壳失效和缓解后果之间实现合理的平衡;c、是否避免了过分依赖规程行动作为与执照基准优化的相关补充措施;d、系统冗余度、独立性和多样性与系统预期失效频率;e、系统受到威胁的后果是否与不确定性相对应;f、是否采取了应对潜在的共因失效措施;g、对引入新共因失效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评估;h、是否没有降低屏障之间的独立性;i、是否采取了防止人员失误的措施,以及是否维护了电厂设计准则的宗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技术规格书优化的风险指引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哲郗海英张项飞张瑞王春晖唐琪郭建兵沈荣发杨自军圣国龙杨智叶水祥曹光辉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