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44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及方法。风电桩的外壁上设有防腐蚀的包覆结构和监测装置,包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防蚀膏层、防蚀带层、密封缓冲层和保护罩;监测装置包括保护罩监测模块、湿度监测模块和腐蚀监测模块,依次实现包覆保护罩破损及撞击监测、包覆密封缓冲层渗水监测和风电桩表面腐蚀监测;针对保护罩、密封缓冲层和风电桩的失效进行故障分级,并制定相应的维修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风电桩包覆采用由内到外的三重监测方法,实现了风电桩包覆结构的完整性监测,有助于风场运维人员及时了解包覆状态,提前处理风电桩的腐蚀隐患,提高了海上风机的运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桩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海上风电桩处于海洋复杂环境,受高湿度、高盐雾、长日照、海水浸泡、生物附着等影响,腐蚀工况较为复杂。特别是位于浪花飞溅区和潮差区的钢管桩结构,由于供氧充足、海水飞溅、干湿交替,腐蚀尤为激烈。针对海上风电桩的腐蚀防护,通常采用涂层加阴极保护的方式进行保护,但是水上漂浮物的频繁碰撞、船只停靠撞击等都会造成涂层保护区域产生严重破损,阴极保护方法则受潮涨潮落的影响,也不能发挥作用。

2、传统的frp、ptc、耐蚀钢等包覆技术可以对风电桩结构进行长效保护,从而弥补涂层和阴极保护方法的不足,但由于当前包覆材料的不透视性,腐蚀介质一旦进入包覆层,将形成隐性腐蚀,巡检员无法及时处理腐蚀隐患,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及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电桩的外壁上设有防腐蚀的包覆结构和监测装置,所述包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防蚀膏层、防蚀带层、密封缓冲层和保护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监测模块螺旋缠绕在所述防蚀膏层外侧;所述保护层呈扁平长条状,由两层纤维布粘接形成,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单元呈夹心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监测模块等间距螺旋缠绕在所述防蚀膏层外侧,满足ΔL=2×ΔL1=2×P,其中ΔL为所述保护层的宽度,ΔL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电桩的外壁上设有防腐蚀的包覆结构和监测装置,所述包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防蚀膏层、防蚀带层、密封缓冲层和保护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监测模块螺旋缠绕在所述防蚀膏层外侧;所述保护层呈扁平长条状,由两层纤维布粘接形成,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单元呈夹心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监测模块等间距螺旋缠绕在所述防蚀膏层外侧,满足δl=2×δl1=2×p,其中δl为所述保护层的宽度,δl1为螺旋缠绕的保护层的搭接宽度,p为第一光纤传感单元螺旋缠绕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两个罩片,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保护罩状况的保护罩监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桩包覆结构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包覆结构内部渗水的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珂陈纪国李乾武林泽泉史芳杰吴剑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