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预消化饲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127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9:56
一种预消化液体饲料的生产方法,包括:S1:挑选成熟、饱满的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以下简称大豆);S2:清洗步骤S1中筛选出的大豆;S3:浸泡步骤,将清洗好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至不再吸水;所述大豆浸泡温度为25℃~45℃,浸泡时间为4~8小时;S4: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干,在20℃~32℃条件下发芽至芽长为0.2‑2cm;S5:将上述发芽大豆磨为浆料;S6:将所述浆料与玉米粉按比例加入发酵罐中进行混合,并升温到35‑40℃,保温1‑3小时,然后按比例将麦芽粉加入所述发酵罐进一步酶解、预消化;S7:所述比例为发芽大豆15%~25%,玉米粉56%~77.5%,麦芽粉5%~15%,预混料2.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预消化饲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料加工
,例如:畜禽类动物饲料的加工、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液体预消化饲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畜禽类动物饲养中,主要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增加饲料喂养量加快畜禽类动物的生长,以缩短出栏周期。但是目前的饲料配方普遍存在动物吸收利用率不高,从而导致动物出栏周期变长、喂养成本较高、动物排泄物增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传统的液体饲料,由于营养不均衡、卫生不符合、劳动强度大、难以规模化饲养等已经被淘汰。因此,随着饲料工业的兴起,固体饲料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包括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固体饲料解决了传统饲料的所有缺点,但是固体饲料仍存在不便于利用液态饲料资源如食品工业副产品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其理化特性不如液体饲料那样符合猪只的适口性和可消化性等难以克服的缺点,并且不符合猪的生理学特点,也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趋势。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及其向各领域的扩展应用,畜牧机械制造商成功地开发出了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液体饲喂系统,养猪业又出现了向液体饲料回归的势头,目前新型液体饲料主要是以微生物发酵饲料和酶添加剂饲料为主,新型液体饲料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消化液体饲料的生产方法,包括:S1:挑选成熟、饱满的优质大豆;S2:清洗步骤S1中筛选出的大豆;S3:浸泡步骤,将清洗好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至不再吸水;大豆和水的质量比例为1:1.5‑4;所述大豆浸泡温度为25℃~45℃,浸泡时间为4~8小时;S4: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干,在20℃~32℃条件下发芽至芽长为0.2‑2cm;S5:将发好芽的大豆用磨浆机磨为浆料;S6:将所述浆料与玉米粉按比例加入到发酵罐中混合,并升温到35‑40℃,保温1‑3小时,然后按比例将麦芽粉加入所述发酵罐进一步酶解、预消化;S7:所述比例为发芽大豆15%~25%,玉米粉56%~77.5%,麦芽粉5%~15%,预混料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消化液体饲料的生产方法,包括:S1:挑选成熟、饱满的优质大豆;S2:清洗步骤S1中筛选出的大豆;S3:浸泡步骤,将清洗好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至不再吸水;大豆和水的质量比例为1:1.5-4;所述大豆浸泡温度为25℃~45℃,浸泡时间为4~8小时;S4: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干,在20℃~32℃条件下发芽至芽长为0.2-2cm;S5:将发好芽的大豆用磨浆机磨为浆料;S6:将所述浆料与玉米粉按比例加入到发酵罐中混合,并升温到35-40℃,保温1-3小时,然后按比例将麦芽粉加入所述发酵罐进一步酶解、预消化;S7:所述比例为发芽大豆15%~25%,玉米粉56%~77.5%,麦芽粉5%~15%,预混料2.5%~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麦芽粉采用如下方法生产:S51:挑选成熟、饱满的优质小麦;S52:清洗步骤S51中筛选出的小麦;S53:浸泡步骤,将清洗好的小麦放入水中浸泡至小麦不再吸水;S54:将浸泡好的小麦沥干,在20℃~32℃条件下发芽至豆芽长度为0.2-2cm;S55:将发好的麦芽烘干,并磨为麦芽粉;所述麦芽烘干和磨粉的温度低于45℃,对所述小麦芽磨粉后采用40-80目规格的筛孔进行筛选,从而获得所述麦芽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将麦芽粉加入所述发酵罐进一步酶解、预消化的步骤包括:所述麦芽粉加入所述发酵罐后,使罐体内缓慢升温到45-55℃,保温5-8小时,使得蛋白质充分酶解,然后升温到60-70℃保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亮郭学林王来喜于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梦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