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醛植物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疫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077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紫苏醛植物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疫病中的应用,所述植物杀菌剂活性成分为紫苏醛,加上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紫苏醛具有较强抑制辣椒疫霉菌和大豆疫霉菌的作用。采用平板抑菌和直接喷施实验,评价了紫苏醛对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通过显微观察和统计分析证明了紫苏醛对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制备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紫苏醛剂来源于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耐药性,可用于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等作物疫病;其对人畜安全,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抑菌生物农药。因此,用紫苏醛作为植物杀菌剂有巨大的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紫苏醛植物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疫病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紫苏醛植物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疫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卵菌是引起蔬菜病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几乎所有蔬菜上都有卵菌病害。卵菌破坏性强、为害性大、发展迅速,由卵菌引起的蔬菜病害大多较难防治。多年来人们对这一难题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由于化学农药大多是非自然存在的物质,且常不易降解,残留期较长,对自然生态具有破坏性作用,易形成公害,有些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在植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或直接开发植物源农药已成为当今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植物精油或者植物活性成分抗不同的敏感或者耐药病原菌已有了大量研究。药用植物作为一种具有治疗潜力的资源己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紫苏(Perillafrutescens),一年生草本植物,历来被当作传统药物使用,是一种受欢迎的叶类蔬菜。紫苏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真菌生长的功效,紫苏醛(Peri11a1dehyde,PAE),一种天然单菇化合物,为无色至浅黄色液体,大量存在于紫苏中。目前,针对PAE抗菌活性的研究报道,只有少量关于其抗细菌作用的描述,对真菌作用也仅是对酵母菌属的零星报道,这些研究仅显示PAE具有抗菌活性但并未深入开展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末见有对紫苏醛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等作物疫病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紫苏醛的新用途,具体的是紫苏醛在制备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等作物疫病中的用途,还提供了以紫苏醛为活性成分的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等作物疫病的药物组合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紫苏醛在制备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等作物疫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是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作物疫病的药物。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是以紫苏醛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药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剂中紫苏醛的浓度为100µg/mL-200µg/mL。本专利技术的紫苏醛植物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等作物疫病,病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提前用药的原则,在高温、高湿条件预防性用药和病发时及早用药,药液附加0.02%(V/V)吐温20对叶面上下喷雾,以叶面不滴水为度,实际喷雾时兑水10倍稀释(0.1g/ml)。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剂来源于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耐药性,可用于防治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等作物疫病,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抑菌生物农药。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在超净工作台上,首先将福建分离大豆疫霉菌和辣椒疫霉菌分别接种到V8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5d。在超净工作台上,在菌落边缘处分别用手术刀片割取0.3×0.3cm的菌丝块另置于一个新V8培养皿(含100µg/mL紫苏醛),25℃黑暗培养5d,以不加中药紫苏醛乙醇提取物V8培养皿为对照。培养基上病原菌生长速率统计发现,100µg/mL紫苏醛对大豆疫霉菌和辣椒疫霉菌供试菌株的生长及细胞形态抑制作用效果明显,达75.3-85.1%。实施例2:在超净工作台上,首先将福建分离大豆疫霉菌和辣椒疫霉菌分别接种到V8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5d。在超净工作台上,在菌落边缘处分别用手术刀片割取0.3×0.3cm的菌丝块另置于一个新V8培养皿(含200µg/mL紫苏醛),25℃黑暗培养5d,以不加中药紫苏醛乙醇提取物V8培养皿为对照。培养基上病原菌生长速率统计发现,100µg/mL紫苏醛对大豆疫霉菌和辣椒疫霉菌供试菌株的生长及细胞形态抑制作用效果明显,达85.1-95.1%。实施例3:利用喷壶对整个农田喷洒辣椒疫霉菌孢子悬浊液以具有1×105真菌/g干土的真菌密度。在该农田中,通过建立两个苗圃,使每个试验区包含10株植株(株间距:30cm,行间距:30cm,种植两行),将在秧苗穴盘(128孔/秧箱)中生长的辣椒(品种:灯笼椒)秧苗定植。在苗期和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用100µg/mL紫苏醛喷洒,以叶面液滴均匀有液滴滴落为宜。发病率统计发现,在苗期和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用100µg/mL紫苏醛喷洒的辣椒,疫病发生率仅20.2%。实施例4:往含有大豆疫霉菌的待种土壤(病原菌的存在量为3×106个/g土壤范围内)中移栽美国西元椒幼苗(高10cm),移栽时使土壤埋没茎基部。然后在苗期和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用200µg/mL紫苏醛喷洒,以叶面液滴均匀有液滴滴落为宜。发病率统计发现,在苗期和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用200µg/mL紫苏醛喷洒的辣椒,疫病发生率仅18.2%。上述结果表明,紫苏醛对大豆疫病和辣椒疫病的生长及致病有明显抑制作用,这说明紫苏醛有作为植物杀菌剂的巨大的潜力,同时也能推动其它作物疫病的防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紫苏醛植物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疫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紫苏醛植物杀菌剂用于防治由卵菌侵染引起的作物疫病。

【技术特征摘要】
1.紫苏醛植物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疫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紫苏醛植物杀菌剂用于防治由卵菌侵染引起的作物疫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疫病是辣椒疫霉菌和大豆疫霉菌引物作物疫病。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裴清翁启勇陈庆河李本金王荣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