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泵自动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92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泵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料罐,料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底阀、料泵以及第一止回阀,第一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料泵的输送方向一致,还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料泵和第一止回阀之间的出料管道上,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料罐;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升降式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料泵的输送方向相反;升降式止回阀的安装被配置为:阀瓣依靠重力可以落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需要排气时,依靠料罐内物料的重力迫使空气缓慢自动的通过料泵和升降式止回阀再次进入料罐中,由料罐的排空口予以排出,同时又不影响正常输送时的单向止回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泵自动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料泵自动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生产中,将料罐如储罐、搅拌罐中的料液输送到相应的处理设备如萃取设备、沉淀设备、反应设备中为极为常见生产工艺之一,一般的,料罐通过其底部的出料管道将物料输出,料罐上依次设置有底阀和料泵,底阀用于控制启闭,料泵用于提供驱动力。而当由低处向高处输送物料时,料泵的出料口处还会设置一个止回阀,止回阀其用于防止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每次停机之前,由于止回阀的单向流动特性,使得料泵出料口的一段始终充盈有物料,当料罐的物料用尽时,底阀和料泵之间的管道中就会有气体,下次料罐进料时,必须通过料泵进料口区域的导流口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否则该气体进入料泵会对料泵造成较大的损害,这样的操作一方面耗费人工和时间,另一方面,气体排尽的标准为有料液从导流口处溢出,这造成了料液损失,也导致了不必要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泵自动排气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泵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料罐,所述料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底阀、料泵以及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的输送方向一致,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泵和第一止回阀之间的出料管道上,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料罐;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升降式止回阀,所述升降式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式止回阀的安装被配置为:阀瓣依靠重力可以落下。上述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所述排气管道的中间段竖直布置,所述升降式止回阀通过布置于中间段上实现阀瓣依靠重力落下。上述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所述排气管道上还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设置于所述升降式止回阀和所述料泵之间。上述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所述料泵为离心泵。上述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所述出料管道上位于所述底阀和离心泵之间的部分上连接有导流管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需要排气时,依靠料罐内物料的重力迫使空气缓慢自动的通过料泵和升降式止回阀再次进入料罐中,由料罐的排空口予以排出,升降式止回阀依靠重力进行单向止回,排气时利用该特性实现气体的逆向运动,同时又不影响正常输送时的单向止回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料罐;2、出料管道;3、底阀;4、料泵;5、第一止回阀;6、排气管道;7、升降式止回阀;8、球阀;9、导流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料泵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料罐1,所述料罐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道2,所述出料管道2上依次设置有底阀3、料泵4以及第一止回阀5,所述第一止回阀5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4的输送方向一致,还包括排气管道6,所述排气管道6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泵4和第一止回阀5之间的出料管道2上,所述排气管道6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料罐1;所述排气管道6上设置有升降式止回阀7,所述升降式止回阀7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4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式止回阀7的安装被配置为:阀瓣依靠重力可以落下。具体的,料罐1为各类装有液态原料的罐,如储罐、搅拌罐等等,其底部连接有出料管道2,出料管道2上沿着原料流动的方向依次布置有底阀3、料泵4以及第一止回阀5,底阀3用于控制出料管道2的开启和关闭,料泵4用于提供动力,将料罐1的料液沿着出料管道2输送出去,第一止回阀5为单向阀,优选的为升降式的止回阀,其用于防止输向高处的料液在重力作用下回流,料罐1、出料管道2、底阀3、料泵4以及第一止回阀5等为现有技术,不赘述。本实施例设置一排气管道6,排气管道6上设置一升降式止回阀7,排气管道6的一端分别连通料罐1的中上部或者顶部,另一端连通料泵4的出料口,具体的可以是连接在料泵4的出料口、第一止回阀5的进料口、或者料泵4和第一止回阀5之间的管道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回阀5的流通方向与料泵4相同,如此料泵4泵出的料液能够顺利通过第一止回阀5且无法回流,但是升降式止回阀7的流通方向与料泵4相逆,即料泵4泵出的料液无法通过升降式止回阀7,如此料液不会经由排气管道6回流到料罐1中。本实施例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升降式止回阀7的安装被配置为:阀瓣依靠重力可以落下。一般的,升降式止回阀7的阀瓣通过其内的输送的流体驱动以打开和关闭,但是若将其竖直放置或者近似竖直的放置,由于重力作用,其阀瓣会自然下落。较为优选的,排气管道6的中间段竖直布置,所述升降式止回阀7通过布置于中间段上实现阀瓣依靠重力落下。对于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升降式止回阀7,其阀瓣依靠重力可以落下的角度各不相同,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获取,将实验标的的升降式止回阀7布置于不同的倾斜角度上并通入流体,观察通过情况即可获取阀瓣是否彻底落下的结果。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排气时,打开底阀3,在料罐1内大量原料的重力作用下,出料管道2的气体被缓慢挤压驱动以通过料泵4,并穿过料泵4经过升降式止回阀7回流到料罐1中,最终由料罐1的排气口予以排出,其关键在于,此时气体的驱动力为原料的重力,其缓慢通过料泵4不会对料泵4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升降式止回阀7处于倒装状态,重力迫使阀瓣下落,气体可以通过,即实现了逆向通过单向阀。而当料泵4开启后,在料液的冲击下,阀瓣被料液驱动克服重力再次关闭升降式止回阀7,实现止回。同一个单向阀,通过竖直的倒装,实现了缓慢情况的可逆通过和高速情况下的不可逆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需要排气时,依靠料罐1内物料的重力迫使空气缓慢自动的通过料泵4和升降式止回阀7再次进入料罐1中,由料罐1的排空口予以排出,升降式止回阀7依靠重力进行单向止回,排气时利用该特性实现气体的逆向运动,同时又不影响正常输送时的单向止回作用。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述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所述排气管道6上还设置有球阀8,所述球阀8设置于所述升降式止回阀7和所述料泵4之间,启动料泵4之前可以关闭球阀8,此时更为保险。更优选的,上述的料泵自动排气装置,所述料泵4为离心泵。本技术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出料管道2上位于所述底阀3和离心泵之间的部分上连接有导流管道9,导流通道可以辅助排气装置予以保留,也可以作为验证气体是否排净的标准。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泵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料罐,所述料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底阀、料泵以及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的输送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泵和第一止回阀之间的出料管道上,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料罐;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升降式止回阀,所述升降式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式止回阀的安装被配置为:阀瓣依靠重力可以落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泵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料罐,所述料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底阀、料泵以及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的输送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泵和第一止回阀之间的出料管道上,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料罐;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升降式止回阀,所述升降式止回阀的导通方向与所述料泵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升降式止回阀的安装被配置为:阀瓣依靠重力可以落下。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伟方振东项纯杨志萍叶敏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