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59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炭制造设备,包括上料机构、筛选机构、烘干机构、分离机构、成型机构、出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漏斗状的集料座、筛网组件、动力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燃烧炉和烘干筒,筒体的两个端盖之间设置物料输送通道,物料输送通道内设置输送绞龙;筒体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隔离壁、第二层隔离壁,则物料输送通道的外侧壁与筒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由内至外被分隔成第一热通道、第二热通道、第三热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上料、筛选、烘干、分离、成型、出料形成自动化生产线,节省劳动力;该制造设备中的筛选机构、烘干机构、分离机构分别对原料进行粗细度、干湿度的控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炭制造设备
本技术属于炭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生物炭的设备。
技术介绍
生物炭基本组成元素有碳(C)、氢(H)、氮(N)、氧(O)等,并以含碳(C)量高为重要特征,其中大多数碳(C)以高度扭曲的芳香环不规则叠层堆积的形式存在。生物炭元素组成与原料本身元素组成紧密相关,比如,猪粪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含有丰富的N、P、钾(K)、钙(Ca)、镁(Mg)等养分元素,与秸秆生物炭相比,藻类生物炭碳含量较低,氮含量较高,钠(Na)、K、Ca、Mg等矿质元素含量也较高。一般来说,相同制备条件下,植物源生物炭灰分含量和产率都低于动物源生物炭,这是因为植物生物质原料中灰分含量低,而植物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容易被热解。另外,生物炭特性也受热解温度影响,随着热解温度提高,生物炭碳和灰分含量增加。生物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生物炭还具有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其表面含有含氧、含氮、含硫等多种官能团,具备良好的吸附能。研究发现生物炭内部碳结构组成形式与材料本身的碳特征和制备过程中炭化条件及炭化过程紧密相关。生物炭富含碳素,呈碱性,高度芳香化,具有高比表面积,具有多孔性等。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炭制造设备,依次包括上料机构(1)、筛选机构(2)、烘干机构(3)、分离机构(4)、成型机构(5)、出料输送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带(11)、驱动传送带运行的动力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漏斗状的集料座(21)、集料座内设置有圆柱桶状的筛网组件(7)、用于驱动筛网组件自转的动力机构;所述集料座的上半部呈长方体状的腔体,由两端的端板、两侧的侧板、最上方的顶板围绕连接构成,两侧的侧板的下边缘均向下且向内倾斜延伸形成集料侧板,两端的端板的下边缘均向下且向内倾斜延伸形成集料端板,则两块集料侧板的下边缘、两块集料端板的下边缘之间形成集料座下料口(23);所述筛网组件(7)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炭制造设备,依次包括上料机构(1)、筛选机构(2)、烘干机构(3)、分离机构(4)、成型机构(5)、出料输送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带(11)、驱动传送带运行的动力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漏斗状的集料座(21)、集料座内设置有圆柱桶状的筛网组件(7)、用于驱动筛网组件自转的动力机构;所述集料座的上半部呈长方体状的腔体,由两端的端板、两侧的侧板、最上方的顶板围绕连接构成,两侧的侧板的下边缘均向下且向内倾斜延伸形成集料侧板,两端的端板的下边缘均向下且向内倾斜延伸形成集料端板,则两块集料侧板的下边缘、两块集料端板的下边缘之间形成集料座下料口(23);所述筛网组件(7)的两端边缘为圆形的支撑环(71),两支撑环之间且沿着支撑环设置一圈圆柱形的筛网(72),筛网的一端覆盖一张从动的端部筛网,该从动的端部筛网固定连接于支撑环;筛网的另一端覆盖一张静止的端部筛网,该静止的端部筛网设置有用于进料的开口;所述静止的端部筛网的边缘固定连接一圈静态圆环(73),该静态圆环的朝着支撑环的面设置有一圈内凹的滚珠嵌槽(74),该滚珠嵌槽外侧还设置有一圈内凹的T型卡槽,同时,在支撑环的朝着静态圆环的面也设置有一圈内凹的滚珠嵌槽(74),该滚珠嵌槽的外侧还设置有若干外凸的T型卡头,T型卡头沿着圆周均匀排列,并且T型卡头能够嵌入所述的T型卡槽中,在支撑环的滚珠嵌槽和静态圆环的滚珠嵌槽所述形成的环形腔体中设置若干滚珠(75),则支撑环和静态圆环之间形成相对于滑动连接;位于从动的端部筛网一端的支撑环,其中心有一轴承板,轴承板与支撑环之间连接至少两根杆件,轴承板上有一轴套,轴套内表面设置有内凹的限位键槽,有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的键,转轴的该端连接于轴套,并且键嵌入限位键槽中,转轴的另一端穿过集料座的端板并且与设置在端板外侧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静态圆环的外侧边缘与集料座的两侧板之间连接杆件;所述集料座下料口的下方至烘干机构之间设置第一传送机构(8),包括传送料槽(81)、位于传送料槽内的传送绞龙(82),驱动传送绞龙旋转的电机(83);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燃烧炉(32)和烘干筒,燃烧炉位于烘干筒的进料端;所述烘干筒包括外部的圆柱形的筒体(31),筒体的两个端面均设置端盖,且两端盖的中心均设置有一通孔,两个端盖的通孔之间设置物料输送通道(33),物料输送通道靠近燃烧炉的一端为进料端、远离燃烧炉的一端为出料端,该物料输送通道内设置输送绞龙(34);所述筒体的内部,物料输送通道的外侧壁至筒体的内侧壁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隔离壁(311)、第二层隔离壁(312),则物料输送通道的外侧壁与筒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由内至外被分隔成第一热通道(315)、第二热通道(314)、第三热通道(313);所述第二层隔离壁的靠近进料端的端部与筒体的端盖之间保留间距,并在该端部设置第二层端盖(316),第二层端盖垂直环套连接于物料输送通道的外侧壁,则第二层隔离壁、第二层端盖,与筒体内侧面、筒体的端盖之间构成第三热通道(313);所述第一层隔离壁的靠近进料端的端部垂直连接于筒体的端盖,第一层隔离壁的靠近出料端的端部与第二层端盖之间形成间距,则第一层隔离壁、筒体的端盖,与第二层隔离壁之间构成第二热通道(314),则物料输送通道的外侧壁、第二端盖,与第一层隔离壁之间构成第一热通道(315);在物料输送通道的进料端且筒体的外侧设置漏斗状的集料器(35),集料器下端的下料口与物料输送通道连通,并且,在两者的连通处设置输送绞龙,输送绞龙从物料输送通道的进料端延伸至出料端;所述燃烧炉,其热气出口与筒体内的第一热通道之间连接热风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吾建祥杨德毅刘莉卢伟方周小军潘明正马婧妤虞冰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产品质量综合监督检测中心磐安县伟方炭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