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456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36
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废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煤矿酸性废水的处理不理想的问题,包括碳纤维过滤网、调节沉淀池、碳纤维‑微生物反应器和蓄水池,碳纤维过滤网位于总进水管中,调节沉淀池与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连接,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与碳纤维反应塘连接,碳纤维反应塘和蓄水池连接,蓄水池底部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和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底部连接,碳纤维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有盖板,四周的侧壁内侧设有碳纤维框,碳纤维框上设有若干碳纤维束Ⅰ,碳纤维反应塘内设有悬浮的若干碳纤维束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物理、生物、微生物处理技术结合,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m3,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5.6%,居世界第6位。但是,我国的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是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我国煤矿众多,也较为分散,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其对水资源的破坏也是必然的。伴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显,其中煤矿酸性废水的排放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污染问题。目前对煤矿酸性废水的处理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中和法、微生物法等,传统的中和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酸性废水的污染问题,且治理效果的持续性相对较差,同样的微生物法存在受自身生存能力的限制,处理效率低,且对于高浓度酸性废水处理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煤矿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碳纤维过滤网、加有絮凝剂的调节沉淀池、碳纤维-微生物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过滤网、加有絮凝剂的调节沉淀池(4)、碳纤维‑微生物反应器和设有阀门(15)的蓄水池(14),碳纤维过滤网位于与调节沉淀池(4)的进水口连接的总进水管(1)中,总进水管(1)位于调节沉淀池(4)侧壁的顶端,碳纤维‑微生物反应器包括加有硫酸盐还原菌的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和碳纤维反应塘(8),调节沉淀池(4)的出水口和位于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侧壁顶端的进水口连接,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的出水口和位于碳纤维反应塘(8)侧壁顶端的进水口连接,碳纤维反应塘(8)的出水口和蓄水池(14)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碳纤维-微生物的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过滤网、加有絮凝剂的调节沉淀池(4)、碳纤维-微生物反应器和设有阀门(15)的蓄水池(14),碳纤维过滤网位于与调节沉淀池(4)的进水口连接的总进水管(1)中,总进水管(1)位于调节沉淀池(4)侧壁的顶端,碳纤维-微生物反应器包括加有硫酸盐还原菌的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和碳纤维反应塘(8),调节沉淀池(4)的出水口和位于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侧壁顶端的进水口连接,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的出水口和位于碳纤维反应塘(8)侧壁顶端的进水口连接,碳纤维反应塘(8)的出水口和蓄水池(14)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14)底部通过带有抽水泵(17)的抽水管(16)和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底部连接,其中,碳纤维厌氧生物反应器(5)的顶部设有带开口的盖板(6),四周的侧壁内侧设有碳纤维框(7),碳纤维框(7)上设有若干碳纤维束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娟娟杨士荣李粉婵毕远杰田杰李小牛狄帆成一雄王新生褚桂红李元王颖苗侯静华王慧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