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456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化粪池、调节池、厌氧生化池、缺氧生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人工湿地,所述沉淀池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污泥回流管道设有污泥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厌氧生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设有污水回流管道,所述污水回流管道设有污水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缺氧生化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存在功能单一,或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或运行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由厕所污水、洗涤污水、厨房污水、洗浴污水以及饲养家禽家畜产生的污水组成,COD、N、P含量较高。现有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有单独好氧生物膜法、厌氧生物膜法、生态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好氧、厌氧生物膜法对N、P元素的去除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普遍呈现富营养化的农村水环境治理需要;生态处理技术,虽然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功能,但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物化处理技术对氮的处理能力十分有限,且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存在功能单一,或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或运行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化粪池、调节池、厌氧生化池、缺氧生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人工湿地,所述沉淀池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污泥回流管道设有污泥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厌氧生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设有污水回流管道,所述污水回流管道设有污水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缺氧生化池。在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化粪池的高度低于所述调节池的高度,并在连接二者的管道设有提升泵,所述调节池至所述人工湿地高度逐步降低。在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隔油池,所述隔油池、所述化粪池、所述调节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曝气设备。在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时控开关,分别与所述曝气设备、所述提升泵、所述污水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电路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厌氧生化池、所述缺氧生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膜填料。在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膜填料采用软性纤维填料。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综合利用了厌氧、缺氧、好氧处理,以及生态处理、物化处理的完善的处理系统,充分去除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N、P、COD等污染物。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对处理后的污水加以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能够用作肥料,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系统运行的成本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隔油池2、化粪池3、调节池4、厌氧生化池5、缺氧生化池6、接触氧化池7、沉淀池8、人工湿地9。所述隔油池2、所述调节池4的高度均高于所述化粪池3,所述调节池4至所述人工湿地9的高度逐步降低。污水通过重力由所述隔油池2流至所述化粪池3内,污水通过提升泵31由所述化粪池3提升至所述调节池4内,污水通过重力有所述调节池4依次流至所述人工湿地9内。所述接触氧化池7设有污水回流泵71,将池中部分污水提升回所述缺氧生化池6。所述接触氧化池7内还设有曝气设备72。所述沉淀池8设有污泥回流泵81,将部分污泥提升回所述厌氧生化池5。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1还包括PLC控制系统10,设有四个接触开关,分别与所述提升泵31、所述污水回流泵71、所述曝气设备72、所述污泥回流泵81通过电路连接。所述厌氧生化池5、所述缺氧生化池6、所述接触氧化池7内均设有生物膜填料,并采用软性纤维填料。基于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1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污水中通常包括了厨余废水,油含量较高。污水首先通入至所述隔油池2,进行隔油除渣处理。所述隔油池2还向污水中添加破乳剂,并持续曝气,使污水中的乳化油凝聚为油滴,在隔油除渣处理的过程中一并去除。S02:打开所述隔油池2的出水口,隔油除渣处理后的污水在自重作用下排入所述化粪池3内。所述化粪池3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因比重不同污水自然分为三层,上层为较轻的浮沫,下层沉积为有机污泥,中层为相对澄清的污水。中层污水流至下一格中,重复上述处理,留下的残渣则继续进行厌氧发酵。至第三格中的为较为澄清的污水。定期清理沉积的有机污泥,用作有机肥。S03:将所述化粪池3第三格中的污水,通过所述提升泵31提升至所述调节池4,在所述调节池4中暂存。在所述调节池4的缓冲下,排放至下一工序的污水水量保持稳定;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的污水之间混合,使污水水质也保持较为稳定、均衡的状态。同时,在所述调节池4中暂存的污水也产生了初步的水解酸化。S04:在所述调节池4的缓冲下,污水以恒定的速率排放至所述厌氧生化池5中。所述沉淀池8中的污泥也回流至所述厌氧生化池5中。控制回流至所述厌氧生化池5的污泥量,避免引入过量的硝态氮进入与释磷菌竞争碳源。所述厌氧生化池5不作曝气,微生物消耗污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含量降低至0.2mg/L以下,形成厌氧环境。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同时进行。处理中适当调节pH,使污水保持中性。经所述厌氧生化池5处理后的污水中大部分COD去除,大分子有机物也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S05: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所述缺氧生化池6中。所述接触氧化池7内的污水与来自所述厌氧生化池5的污水混合后,回流至所述缺氧生化池6中。来自所述接触氧化池7内的污水含有较高的溶解氧含量,控制回流至所述缺氧生化池6的污水量,使所述缺氧生化池6中溶解氧含量在0.5mg/L左右,形成稳定的缺氧环境。反硝化菌在所述缺氧生化池6中利用新进入的污水中丰富的有机物作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酸盐氮(NO3-N)和亚硝酸盐氮(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实现污水的脱氮。同时去除部分BOD。S06:经缺氧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所述接触氧化池7中。所述接触氧化池7中通过所述曝气设备72持续曝气,使溶解氧含量在2mg/L以上,形成稳定的好氧环境。在好氧环境下,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进一步生化降解;聚磷菌吸收污水中的磷,转化成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在体内贮存,通过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达到系统除磷的目的。氨氮(NH3-N)被硝化,浓度下降,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的浓度增加。所述接触氧化池7中的污水通过所述污水回流泵71提升回所述缺氧生化池6中,使其中溶解氧、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的含量上升。形成稳定的缺氧环境进行反硝化反应。S07: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所述沉淀池8中,之前各步骤累积的悬浮物于所述沉淀池8中沉降分离。悬浮物沉降于池底形成污泥层,通过所述污泥回流泵81提升回所述厌氧生化池5中,重复进行厌氧、缺氧、好氧的处理。定期清理沉积的污泥层,自然发酵后用作肥料。S08:经沉淀处理后,污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已处理完,清水通入所述人工湿地中,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并挖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化粪池、调节池、厌氧生化池、缺氧生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人工湿地,所述沉淀池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污泥回流管道设有污泥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厌氧生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设有污水回流管道,所述污水回流管道设有污水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缺氧生化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化粪池、调节池、厌氧生化池、缺氧生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人工湿地,所述沉淀池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污泥回流管道设有污泥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厌氧生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设有污水回流管道,所述污水回流管道设有污水回流泵,并连接至所述缺氧生化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池的高度低于所述调节池的高度,并在连接二者的管道设有提升泵,所述调节池至所述人工湿地高度逐步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隔油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军喻友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前元智慧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