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46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包括磁吸充电接头公端和磁吸充电接头母端,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嵌在产品壳体表面,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上覆盖有防短路壳体,所述防短路壳体上设有与磁吸充电接头母端的接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防短路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台阶位,所述台阶位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预防PIN针短路,同时避免了磁吸接口破坏产品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磁吸充电接口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
技术介绍
磁吸充电接口是靠公母头上磁铁的磁力将公头的PIN针插入母头,从而公母头接触导电,但是由于公头的PIN针是凸出的,而且其间距较小,当公母头配合的位置出现偏差时,有一定的概率会导致短路,而且直接将磁吸接口暴露在产品外表面上,会影响产品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能有效预防PIN针短路,同时避免了磁吸接口破坏产品的美观。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包括磁吸充电接头公端和磁吸充电接头母端,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嵌在产品壳体表面,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上覆盖有防短路壳体,所述防短路壳体上设有与磁吸充电接头母端的接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防短路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台阶位,所述台阶位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的表面低于防短路壳体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防短路壳体的表面与产品壳体的表面齐平。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台阶位。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与产品壳体之间还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磁吸充电接头母端上覆盖有防短路壳体,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的表面低于两个防短路壳体,磁吸充电接头公端在靠近磁吸充电接头母端时,若配合位置出现偏差,则无法贴合,有效预防了PIN针出现短路的现象;防短路壳体与产品壳体的表面齐平,因此在外形上,防短路壳体与产品壳体融为一体,避免了磁吸接口破坏产品的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提供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磁吸充电接头公端10和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嵌在产品壳体40表面,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上覆盖有防短路壳体30,所述防短路壳体30上设有与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的接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的表面低于防短路壳体30,磁吸充电接头公端在靠近磁吸充电接头母端时,若配合位置出现偏差,则无法贴合,有效预防了PIN针出现短路的现象。所述防短路壳体30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台阶位31,所述台阶位3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2;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与产品壳体40之间还设有底板50,所述底板50上开有与第一安装孔32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51,本技术在安装使用时,螺丝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32和第二安装孔51后插入产品壳体40并拧紧。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台阶位21,使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刚好嵌合在防短路壳体30内,避免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出现移位。所述防短路壳体30与产品壳体40的表面齐平,在外形上,防短路壳体30与产品壳体40融为一体,避免了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破坏产品的美观。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包括磁吸充电接头公端(10)和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嵌在产品壳体(40)表面,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上覆盖有防短路壳体(30),所述防短路壳体(30)上设有与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的接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防短路壳体(30)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台阶位(31),所述第一台阶位(3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包括磁吸充电接头公端(10)和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嵌在产品壳体(40)表面,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上覆盖有防短路壳体(30),所述防短路壳体(30)上设有与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的接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防短路壳体(30)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台阶位(31),所述第一台阶位(3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吸充电接口短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充电接头母端(20)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全振刘志强刘博甘露朱虹
申请(专利权)人:睿魔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